导言:
巨峰研究(Jufeng Research)的试点数据显示,4月份医疗行业表现良好,过去10年平均增长1.23%,比沪深300指数高出0.87%,在深圳湾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前五位。制药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有许多细分市场。让我们来看看四月份板块关注的三个主要领域和重要目标。
投资要点:
1.政策支持的医疗细分领域(创新药物、生物产品、原材料)
2.医药外包产业链全球转移,国内CRO/CDMO企业迎来机遇
3.受疫情影响的中药投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文本:
1.这次爆发凸显了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性
习主席在考察北京防治新皇冠肺炎科研工作时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对国家也很重要,这将加大医药企业创新药物的研发力度。对我国来说,近年来随着企业研发支出的不断增加,国内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微芯生物、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化等。2019年研发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1.02%、17.11%、6.07%和7.5%。
此外,白蛋白、静白等。在生物制品应该用于治疗重症和危重病人的新冠肺炎这一次,魏建伟说,治愈病人的血浆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病人,所以优秀的企业在血液相关的生物制品也应该密切关注。如天坛生物等。
由于1月和2月疫情对中国企业生产的影响,全球药品供应链相对紧张,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中国有15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正常年份,中国出口约100万吨生药,约占生药总产量的1/3。受疫情影响,1-2月国内供应不足,3月后全球爆发疫情,对国际运输造成很大冲击和限制,影响了产业链的正常供应。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表示,将增加中国原材料的出口供应。3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表示,中国原料药企业的回收率和主要产品的产出率均在80%以上,有效缓解了世界原材料供需矛盾,维护了全球制药业供应链安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新城、凯利英、建友股份有限公司、亨瑞、普洛制药等。
2.全球医药外包产业链转移,国内企业迎来机遇
近年来,由于亚太地区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产业需求的优势,以及国家药物试验等行业宏观环境的大幅改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制药领域工程师的红利逐渐释放,全球创新药物外包产业链已经向亚太地区转移。
CRO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中国CRO工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未来三年中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中国相关上市公司包括虎药、药敏康、赵岩新药、药石科技等。
3.在疫情爆发的国内治疗过程中,中药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产业地位得到提升。
这种流行病对中国的中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药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以前相信西医治疗的人)所认可,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连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