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米价格,虽然受今年疫情影响,但国内市场略有上涨,对全球粮食短缺有危机感,从中国的粮食战略和生产能力来看,今年大米价格波动不大。作出这一判断的原因还在于2016年实施的粮食收购和储存制度改革,导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降至255万吨,使得进口大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需求的1%,仅算作我国大米品种的一种调整。例如,有些人可能喜欢泰国大米,但是如果他们买不到,他们也可以吃国产大米,而且不缺食物!
首先,中国的大米供应充足,今年仍面临去库存化的压力。
虽然中国的耕地面积有限,但中国有一个“食神”袁隆平,不断刷新每亩产量。因此,中国的大米总产量是世界上最高的,2019年国内大米产量为2.09亿吨,2019/2020年大米消费量为1.58亿吨,呈下降趋势。因此,剩余数量高达5100万吨,而2019年对大米和工业食品的需求持续增加。然而,去年新一季仍有1430万吨剩余大米。除了前几年的盈余,中国的大米临时储存量已超过1.1亿吨,在粮食储备类别中排名第一。
因此,如果2020年是正常年份,那么今年应该进行大米临时储存,这样大米价格将继续呈下降趋势,而整体价格仍将面临下降趋势。
第二,大米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有购买保护价格和临时存储拍卖,以确保稳定的市场条件。
尽管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但小麦和大米价格是个例外。尽管目前价格呈下降趋势,但年度价格波动不大,这使得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相对稳定,深受农民欢迎。主要原因是种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补贴以及采购和储存系统的保障。例如,每年新季节收获后,当大面积的大米上市时,市场大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为了稳定大米价格,各地区的粮仓将主动收集粮食。这一时期是采取大米收购保护性价格措施以确保农民种植收入的时期。当农民出售粮食时,一旦市场供应紧张或供不应求,各地区粮仓会主动投放粮食,通过拍卖临时储存的大米稳定市场供求关系,从而稳定大米价格!
因此,只要国家政策不变,中国粮食产量在新的季节相对稳定,那么国内大米价格将继续平稳运行,虽然伴随着一个小的涨跌空间,这并不影响大米整体市场的稳定!因此,关于今年的大米价格,我们可以关注2020年大米收购保护价格的信息。总的来说,今年大米收购保护价格将略有波动。对农民来说,不要盲目珍惜销售,对市场要乐观或悲观。毕竟,大米作为一种食物资源,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提,不会使市场波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