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受疫情影响,美国出现了更多的原料奶倾销。威斯康辛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其他传统的大型乳制品州的奶农不得不将生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和农田。不仅奶牛场面临破产的风险,整个美国乳品业也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即在产业链的末端,消费环节的崩溃和下降。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五谷财经》,疫情在美国等海外地区的拐点仍不清楚。防疫措施的加强迫使学校和餐馆等主要牛奶消费场所关闭商店。大量牛奶已经失去了最终用途市场。对牛奶易腐性的限制以及包装和运输行业的大规模关闭直接导致了生牛奶在美国乳制品产业链上游的倾销。
相比之下,在中国乳制品行业疫情后期,疫情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消退。随着全国范围内重返工作岗位和生育的信号越来越强,以及消费者健康和营养意识的增强,对乳制品最终用途的需求正在升温,上升通道正在逐步打开。
因此,各大乳品企业在加强现金流控制、产业集群高效发展和数字化、多元化销售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巩固产业链上游奶源的投资建设,旨在加大对上游优质奶源供应的保障,进一步降低全球疫情对乳制品原料供应的风险。
上游牧场:需要稳定的现金流
对于乳制品产业链而言,上游牧场的生存和发展是乳制品行业振兴的核心因素,也是抗击疫情的“免疫力”基础,这决定了乳制品行业抗击疫情的狙击战的成败。其中,稳定的现金流最为重要。
疫情爆发后,蒙牛为广大奶农提供支持,以“保护购买、供应、运输能力、资金和运营”。蒙牛向全国合作牧场拨付30亿元资金,用于提前支付牛奶,并扩大信贷额度,预计全年达到100亿元,以确保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从3月到5月,蒙牛将发行总额为30亿元的无息基金,预计将为合作牧场带来3000多万元的运营成本节约。
此外,为了缓解牧场面临的诸多融资困难,稳定行业信心,保护产业链上游,蒙牛将在提供短期无息贷款的同时,继续长期向牧场提供4%-5%的低息金融支持,全面帮助产业链加快复工和再生产。蒙牛总裁卢还亲自到合作牧场了解疫情影响。
在蒙牛看来,疏通产业链的“阻塞点”和确保现金流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能力在于产业链的现代化。否则,现金流不会真正“滋润”产业链。多年来,蒙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利益联动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以及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援助手段,帮助家族牧场和中小牧场实现了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省时省力”的援助效果。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是由于蒙牛乳业的稳定和大力支持,共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传递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这使得中国牧场主和奶农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充满信心,确保了生产的恢复。
万头牧场:在中国备受青睐
与外国奶农倾销生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19年底以来,中国
对此,明治表示,此次股权收购的目的是加强从原料奶采购到生产的价值链,为中国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明治乳业的低温奶业务显著增长,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光明乳业以“引领新鲜”为营销策略的业绩良性增长,进一步凸显出中国乳业正以营养新鲜的低温乳制品为出路,不断进入更加稳定的市场拓展阶段。同时,也是基于目前中国奶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未来广阔的增长空间,当前大型奶牛场竞相建设。
2019年底,光明乳业成功收购江苏惠山乳业及江苏惠山牧业相关资产7.5亿元,增加存栏奶牛数量,完善华东和华北奶源基地布局,使光明乳业牧业产品发展更加均衡。
同样在2019年,新乳业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畜牧业运营商和原料奶生产商现代畜牧业的股份,并成为现代畜牧业的第二大股东。它不仅获得了现代牧业9.28%的已发行股份,还获得了接近其持股比例的牛奶供应,旨在从战略上加快其“新鲜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并提升其产品的能量储备。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关于收购澳亚牧场的AustAsia公司股权的通知》,与海外疫情相比,中国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目前,劳动和再生产的恢复已经在全国各地稳步进行。最终消费已经升温。供求关系的改善导致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总体良好状况。随着疫情消退并逐渐恢复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行水平,预计未来中国仍将突破之前的市场容量。与此同时,海外疫情的严重程度给未来进口奶源供应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这也促使国内乳品企业加强自身奶源建设。
此外,今年3月至4月初,蒙牛黑龙江大庆高端乳品生产基地、安徽马鞍山宠物产品项目等项目也已启动。
在灵武项目中,蒙牛计划通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政府主导整体推进,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布局,整个产业链协同支撑”,将项目建设成为世界级、中国顶级的高端乳品加工园区,促进宁夏乳品产业的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助力自治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乳品产业的振兴。
不难看出,这种独特的产业链集群和价值链集群的双重集群模式不仅考虑了社会责任,还提高了原料奶的质量,使得一些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从而为产业链的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整体奶源供应建设来看,先天土地和养殖成本的劣势使得国内原奶供应成本高于国外。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行周期后,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和牛奶价格都在上升。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高端产品布局的竞争态势更加明显,对建设高质量的大型奶牛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通过下游企业分担上游养殖成本,未来大规模、数字化、智能化奶牛场和整个产业链集群的优质发展有望进一步引领行业发展,改善经营条件,帮助奶业振兴。”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