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汽车眼睛从互联网上得知,
2020年3月26日,商务部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鼓励各地出台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并以新车替代旧车,以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早在3月6日,广州已发布《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生产消费若干措施》,从鼓励新车生产和消费、增加中小客车数量、刺激汽车消费三个方面支持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从替代补贴、增加指标、新能源补贴到所有车型的汽车购买补贴。不同的城市面临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刺激政策。例如,北京的主要目标是替换和购买旧的国有和三线汽车,上海正在提高目标,对新能源实行补贴,对替换国有和三线产品实行补贴,而二线和三线城市大多直接提供现金补贴。此外,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4月28日,广东省正式出台“汽车下乡”细则,对符合要求的消费者和汽车产品进行补贴,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燃料汽车补贴5000元。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补贴日。理论上,这一代消费者应该是最幸福的,但实际上,在你购买汽车的决定中,补贴的影响有多大?根据我对身边朋友的调查,是否有购车计划,在他们看来,对购车决策影响最大的不是补贴或终端折扣率,而是公司的未来和收入。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对在汽车上的“巨额支出”感到不安全。但是,为什么国家、地方政府和汽车公司都坚决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各种政策来刺激汽车消费呢?现在是我们买车的好时机吗?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个问题,我决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和朋友们一起分析。
在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刺激汽车消费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小知识。通货膨胀被简单地理解为假设市场有100个鸡蛋,货币总量为100元,那么一个鸡蛋相当于1美元。如果总金额增加到200元,那么鸡蛋的价格就变成了2美元。如果货币总量增加,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货紧缩被定义为货币总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如果在上面的例子中增加一个条件,50元在你的口袋里,100元在你的口袋里,100元在另一个人的口袋里,100元在你的口袋里,100元在你的口袋里。这时,当鸡蛋的价格上升到2元中的一元时,你口袋里的钱的价值相当于减少了50%(50元本来可以买50个鸡蛋,但通货膨胀后只有25个)。
通货膨胀是一种自货币诞生以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上述例子只是为了简单理解通货膨胀。事实上,通货膨胀有许多原因。我们在这里没做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控制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当我们知道手中的货币将持续贬值时,我们就可以促进人们的消费或再投资,让货币持续流入经济周期。当经济增长时,失业率将降低,收入将增加,收入将增加,消费和再投资支出将进一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提高。
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呢?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市场上的商人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工厂面临着产品供大于求的困境,被迫减产甚至降低劳动和材料成本。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轻则收入减少,重则失业率高。事实上,国内形势总体上还是好的。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失业率为5.9%,这并不算太坏,尤其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尤其是美国,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自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并有可能下降20%(五分之一的人失业)。(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价格和工资螺旋”的信息)
因为通货膨胀要求更多的人参与消费和生产,根据费雪方程MV=PT,当消费欲望低,货币流通速度慢时,为了保证经济、就业和社会的稳定,货币总量可以适当增加,经济运行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通货膨胀来激活。关心国际发展的小伙伴当然知道,在这一流行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实行经济刺激政策。然而,与海外国家不同,它们主要引入补贴和优惠券来刺激消费。后者可以完全依靠“货币”来刺激经济,这意味着增加的“货币”如预期那样被消费掉(如果不消费就会过期),这有利于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活力。然而,前者无法准确控制将资金投入市场的效果,也无法控制资金是被消耗还是被埋在哪棵树下。
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中,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出产业,理所当然地成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重中之重。早在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限购地区适当增加车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诚然,2020年将是全球货币“泛滥”的一年。在疫情期间,没有一个我们能统计的发达国家没有寄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世界洪水泛滥时,我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个人的意见很有影响力,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特别是,考虑到失业率和该国当前的疫情等相关数据,中国的总体形势仍然良好。就像最近肆虐的食品问题一样,超市是否仍在促销大米并不明显。一些食品出口国对出口的限制不会影响我们的食品和服装问题,但我们吃得好不好是一个意见问题。
国家可以给我们基本的保护,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会是一个孤岛,总会有影响,我们也会经历这些影响。一件不显眼的衬衫可能由美国原材料制成,在东南亚加工,最后在国内商店出售。负责销售的商家的品牌可能是日本的或欧洲的。这里涉及的任何环节的成本都可能波动,最终购买的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与最近的石油危机相似,唯一的区别是,以前的石油危机是供不应求,但现在供大于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考验是汽车供应链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在早期阶段,可能只是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进口和出口的问题。在后期,可能是通货膨胀和成本的问题,包括生产成本、研发成本、物流成本等。
计划购买进口汽车产品的消费者一定已经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目前,全球疫情仍在继续。在真正的转折点到来之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极其强烈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是笼罩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一层阴霾。至于国内市场,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月9日的数据,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已经恢复工作,日产量已逐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经销商的订单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5%以上。总的来说,汽车复工生产已经全面启动,市场销售也正在恢复。凭借世界工厂和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优势,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中国市场现已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避风港,这对消费者、企业、汽车企业和市场都大有裨益。
尽管很难推测这一流行病的全球影响,但从可以回顾的人类抗疫史来看,人类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疫情,从黑死病、西班牙流感、查士丁尼鼠疫、费利克斯安东尼鼠疫、亚洲流感、香港流感、霍乱到俄罗斯流感等一系列疫情,每一次都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我相信大部分经历过非典型肺炎的人和正在经历新一轮皇冠疫症的人都和我有同样的经历,即疫症带来的伤亡数字不是最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疫症发生时的势头和面对疫症时人们信心的崩溃。
看看最近几年的疫情,每次疫情都会伴随着经济增长。每一次疫情都是一场危机。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地对待它,那么“危机”将仍然是“危机”,将不会有“机会”。因此,面对危机,我们首先要理智地对待它,冷静地进行分析和研究。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不到5%,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6%以上。中国在疫情方面的表现对预防和控制全球疫情以及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采取的措施,如补贴或刺激消费的措施,都是我们振兴经济的手段,参与振兴经济的每个消费者都在为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度过了我国疫情最危险的时期,那么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呢?对中国来说,流行病中表现出的大国风格、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恢复、经济增长以及新基础设施的定义都是“机遇”。消费者呢?首先,消费者应该客观地看待国内流行病的趋势,增强他们对消费、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正如塞尔维亚总统在一次采访中所说,“在中国,你可以看到,人总是比事物更重要”。面对这一流行病,我们在早期作出了巨大的经济牺牲。现在国内疫情继续好转。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恢复经济正常的战斗。就像德国的《时代周报》评论一样,中国现在正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认真对待疫情,但不要以牺牲经济为代价。
你觉得劳动节假期期间国内经济复苏了吗?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大幅下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并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复苏寄予厚望。事实上,截至4月底,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运营率达到99.1%,人员返岗率达到95.1%,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8%,连续两个月处于涨跌线之上。商务部对82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的调查也显示,截至4月28日,76.6%的外资企业回收率超过70%。所有这些都表明,一系列恢复生产和刺激经济的国内措施正在取得实际效果。
从未来的角度看,国内经济将继续改善。我们应该树立信心。就像今年的五一假期一样,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出去花钱。对于个人来说,在积极推动中国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你的短期计划中的消费属于需求导向型消费,那么你不妨从补贴和刺激政策开始。由于补贴和刺激政策不会成为市场的常态,这可以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中看出。尽管补贴已经延期,但补贴的撤销和补贴的门槛限制也在警告新能源汽车企业,“补贴不是避免死亡的金牌”。此外,根据相关报道,中国2020年的通胀目标很可能保持在去年同期的3%左右,这是今年的一项艰巨任务。通货膨胀意味着很多东西会升值,但货币不会。我们要考虑的可能是如何在疫情过后的经济好转中提高收入。
面对通货膨胀,消费和投资是主流对策。只有面对通货紧缩,现金和债券才是好的选择。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你认为现在是买车的好时机吗?这个问题有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