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臭虫创意
本报记者/严晓峰
目前,新流行的疾病正在世界各地肆虐,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已经开始了价格战。国际油价在第一季度遭遇了悬崖般的暴跌。然而,中石油和中石化最近发布的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两桶石油”在一个季度内损失了360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两桶油”损失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底和今年初购买高价原油,而从原油购买到产品加工的时间为23个月。那么,在这个周期之后,我们能享受低油价吗?不完全是。因为石油的价格在“油桶”里是昂贵的。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当国际原油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调整,所有未调整的金额将纳入油价监管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财政,而不是直接留给企业作为收入。此外,中国在2009年实施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道路维护费纳入汽油价格,消费税提高。所有税收占石油价格的48%。这导致了国际油价减半、国内油价不减半、油价大幅下跌以及车主加油不便宜的事实。
然而,即使相关的国家政策在短期内无法改革,不难看出,国内几家主要石油公司的垄断和竞争不足是油价无法下调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即使国际原油进口0美元,由于运输成本、炼油成本、销售成本和灰色收入较高,高油价仍将包含在所有者的油价中。
至于巨大的损失,中石油表示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新疫情的影响;第二,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第三,天然气价格政策的阶段性调整。在更深层次上,“两桶油”的运行机制因长期垄断而失去了灵活性。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价格上涨,而不是适当的管理,挖掘内部力量和高质量服务的潜力。中石油还表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再次到了关键时刻。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度过当前的“黑暗时刻”。
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虽然许多学者一直在批评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但石化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始终受到利益力量的阻碍。如何解决“油桶贵”的问题,除了逐步降低相关税费,使油价真正符合国际标准,放开原油进口权,并在冶炼、勘探、零售等环节引入更多的参与者,才能建立真正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游戏规则。
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采访了中石油、中石化等相关单位,紧急协调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用柴油供应。为什么会出现“石油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成品油不会被放行,外资和民营企业不会被允许进入,市场将完全被国有石油企业的垄断机制所控制。尽管越来越多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批发和商业领域,但这种固有的模式仍然难以打破。大多数私营企业长期生活在垄断的夹缝中,无法获得足够的石油。被垄断的国有企业尽管每天都在赚钱,但仍然享受财政补贴。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的观点,垄断可以分为“固定垄断”和“基于高效率的垄断”。尽管国际石油公司也有“基于高效率的垄断”,但只要市场开放,它们就不会持续下去。我们必须打破“把土地画成监狱”的垄断,因为它们损害了人民的福利,降低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