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爆发对国内许多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餐饮、酒店、娱乐、房地产等。就连银行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尤其是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该业务在2020年后进入了一个“惨淡”的开端。
一些银行工作人员透露,除了网上消费的增加,线下业务还包括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业务等。都有所下降。同时,春节一直是人们消费的旺季。然而,在2020年,几乎所有的人都呆在家里,花费更少。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交易也出现了“悬崖”式下降。
此外,业内人士也表示,估计2月份,无论是按揭贷款还是短期消费贷款,与2019年同期相比,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在疫情结束后,部分贷款可能会呈现增长趋势。事实上,近年来,许多银行也在向零售业务转型。受“大零售”战略的影响,零售业务的增长速度也相对引人注目。
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下行趋势,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不良率和逾期率也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个人金融手续费和净佣金收入分别增长18.22%、12.68%、14.83%、16.54%和38.51%。增加主要是由于信用卡分期付款和代销保险,但建行和农行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
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客户仍然希望能够提前还款。对银行来说,尽管它们比公共贷款有优势,但它们现在正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包括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但在整个第一季度,信用卡发行预计将出现同比负增长。此外,不仅国内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的增长率大幅下降,国外信用卡等消费贷款的零售业务也受到冲击。持卡人的海外消费大幅放缓,收入增长率预计将下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各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开始了降价促销模式。许多银行客户还表示,他们最近接到了许多银行打来的电话和销售消费贷款的短信。主要内容是降低消费贷款利率,提高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信用消费贷款额度。例如,招商银行已经向已经开始使用工资卡的客户发放了“快速贷款”利率券。该息票的年利率仅为5.4%,但在此之前,利率约为12%。
与此同时,建行也开展了一些活动。快速贷款利率为每年4.35%,但现在已经恢复到5.2%,与前一年相比仍然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影响,许多银行目前正在加大网上宣传力度,以拓宽网上业务渠道,引导网上消费。例如,一些银行与几个新的商家联手,为用户提供日常购物折扣,为音频和视频网站的成员提供收费折扣,等等。该行工作人员表示,零售业务仍是该行的发展趋势,但下一步将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