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第一批新生产熔喷布后,另一家石化中心企业也收到了好消息。
记者刚刚从中石油炼化公司了解到,中石油已经安排辽阳石化公司和兰州石化公司建设4条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在计划建设的21条口罩生产线中,14条已经到位,其中12条已经生产出口口罩。
自2月6日自建面膜生产线项目启动以来,中国石油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原料短缺的困难,迅速打开了整个面膜制造产业链,从面膜基础原料制造商升级为集基础原料供应、核心原料生产技术研发、面膜制造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
聚丙烯是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主要原料。为了保证口罩原料的充足供应,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炼化企业正在全面生产聚丙烯医用材料。截至3月9日,已生产138,000吨医用材料,并已交付130,000吨。
由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口罩的核心过滤材料)供应持续紧张,价格飙升。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把研究和开发口罩用熔喷材料和织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并在一周内完成了一系列研发和生产。
石化学院兰州中心仅用8天时间就完成了关键设备的采购和安装,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2月28日,成功开发了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产能为2吨/天。石化研究院也在全国熔喷布生产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了合作目标,第一批熔喷布于2月26日顺利交付。目前,中石油及其合作企业每天可提供2吨熔喷布用于口罩生产,这将有助于每天增加200万件医用口罩。
同时,中石油加快了熔喷布生产线的建设,依靠自身技术形成了“聚丙烯纤维材料-熔喷材料-熔喷布”的完整工艺流程,缓解了熔喷布市场供应的矛盾。目前,中石油已安排兰州石化公司和辽阳石化公司分别建设两条熔喷布生产线。辽阳石化熔喷非织造布生产项目土建工程已全面开工,正努力于4月份完成并形成1000吨/年的产能。
为了有效加强电源保护,中石油于2月6日在大庆油田、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和兰州石化启动了4条自建口罩生产线,快速推进口罩产能建设。2月20日,SASAC还紧急协调中石油的面膜机资源,要求在2月底前生产产品。为确保口罩生产线尽快投产,集团公司仅用22天时间就实现了6条新的医用口罩生产线的生产,形成60万个口罩/天的生产能力。
进入3月,面膜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进一步加快。目前,在这4家企业现有的14条口罩生产线中,大庆油田4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中的3条已经投产,1条正在安装调试中。兰州石化公司已生产4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和1条N95医用口罩生产线。大庆石化三条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中有两条已经生产出口罩,其中一条正在安装调试中。抚顺石化还投产了两条口罩生产线。
预计3月中下旬,计划中的21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形成日产150万口罩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