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农业股票的变化食品安全应该警惕

2020-03-27 09:21  来源: 红刊财经

在动荡的市场下,主流热点已经不复存在,农资股又开始波动了!据报道,越南海关日前宣布,从3月24日起,将禁止出口任何形式的各种大米产品。然而,越南工业和贸易部驳斥了“没有大米出口禁令”的谣言,该谣言尚未最终确定。然而,被这一消息打动的农业板块成为a股中最漂亮的玩家,金健水稻、农业发展种业、北京粮食控股等板块的股票涨跌互现。该行业的整体表现强劲。越南禁止大米出口的秘密是什么?

当大型大米销售商停止出口时,影响有多大?

最近,a股市场仍然围绕疫情展开。从防疫到基本消费品、刺激内需和恢复工作,农业部门最近表现非常强劲。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类基本消费品。在越南禁止食品出口的消息的推动下,今天所有的骚乱都急剧上升。

越南禁止大米出口真的对中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它有影响,但作为一个整体是可控的。越南不仅是世界三大大米出口国,也是中国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尽管中国的大米产量很高,但其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产量的增长速度,而且其进出口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2012年,中国取代尼日利亚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占全球大米进口总量的10%以上。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是中国三大大米进口国。然而,由于进口大米主要是长粒精米,在中国因其味道差而不受欢迎,主要用作味精、大米和糕点的加工原料,因此在市场上相对少见。截至2019年,中国2019年进口越南大米47.7万吨,进口总量280万吨,大米消费量达到1.43亿吨,大米库存1.15亿吨。仅考虑越南大米,总体影响是可控的。

dd56-irkazzv5251188.jpg

不仅如此,越南的举动与全球粮食供应有关。越南去年出口了637万吨大米,在世界大米出口国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由于其在价格和产量上的优势,越南的出口禁令对全球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前越南媒体指出:“当前全球新发肺炎疫情继续蔓延,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恶劣的气候条件将影响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和销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由于全球疫情,今年全球大米产量将至少减少270万吨,但由于恐慌指数飙升,需求将增加370万吨。在粮食产量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国际大米期货价格继续上涨。越南宣布禁止大米出口后,国际大米期货短暂上涨。

4ddb-irkazzv5251190.jpg

除了越南,世界上主要的食品生产国正面临减产。2019年的高温天气引发了澳大利亚的大火,澳大利亚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给当地畜牧业和农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据统计,澳大利亚的粮食产量约为7%。高温天气也导致了美国、印度、韩国和其他国家的歉收。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外国国家都出现了抢购日用品的现象。一些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囤积粮食。几个国家也开始计划增加粮食储备,以确保本国充足的粮食供应。从国外疫情控制的进展来看,仍不容乐观,必将影响全球粮食生产。

蝗虫灾害也值得警惕,全球粮食安全可能面临重大考验。非洲蝗灾暂停,仍需高度警惕!

蝗灾的危害有多大?一旦发生蝗灾,大量蝗虫会因其快速迁移和繁殖能力而啃噬农田,导致农产品几乎没有收成,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破坏,从巨大的经济损失到粮食供应造成的饥荒。在中国古代,蝗灾、旱灾和水灾成为三大灾害,其危害可以说不亚于流行病。2020年2月,一场蝗灾正式在东非爆发,席卷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这些蝗虫有多强大?到处农作物都被减少甚至被切断,迫使索马里和巴基斯坦进入战备状态。70万印度军队,4000亿只蝗虫,被剥夺了食物并撤退了。蝗虫吃得很多。一位印度官员这样描述它:“一小群蝗虫一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10头大象、25头骆驼或2500人。”不久之后,阴谋逆转,印度官员宣布4000亿只蝗虫已经离开。农业化学品和相关行业见证了a股的大幅下跌。一些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抱怨道,“你能指望图表吗?电话会议也开了,深度报告写好了,蝗虫绕过喜马拉雅山的路线图画好了,你说家族股票交易业务一启动就结束了?”这只蚱蜢真是一道菜?不完全是。简言之,蝗灾始于2018年。由于飓风带来的两次暴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地区发展了大量的植被,为蝗虫提供食物。蝗虫吃光植物后,它们开始成群迁徙觅食。一群蝗虫向南飞向非洲,而另一群经由伊朗进入南亚,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因此,蝗灾并没有“消失”。除了印度采取的长期虫害控制措施外,由于蝗虫的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从幼虫到成虫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其自身的生命也即将结束。尽管有短期的缓解,最后一波4000亿只蚱蜢所产的卵将在四月气候条件适宜时孵化。到那时,危害仍然需要严密防范。热情的网民们会在这一刻永远站出来,向所有来的人宣称自己是“中国的食物”,高蛋白补充剂!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它是否美味了。蝗虫能在几天内吃光庄稼并把它们的嘴咬掉。这个时候没有食物。一只蝗虫重5克。一个人能抓到多少?目前,还没有治愈蝗灾的方法。想象100,000只鸭子吃掉蝗虫甚至是异想天开。幸运的是,蝗灾暂时不会席卷中国。这场蝗灾的主要特征是沙漠蝗虫,而不是东亚蝗虫,在我国被称为“蝗虫”。它们的繁殖需要干燥无水的气候。中国邻近地区的喜马拉雅山不能自然繁殖,而云南太潮湿,不适合沙漠蝗虫,所以暂时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

沙漠蝗虫已经被排除在喜马拉雅山之外,但是另一种入侵物种已经在中国扎根!

困难的蛾子

3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表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18年,12个非洲国家的草地早熟禾损失了1770万吨玉米,相当于数千万人一年的口粮。去年,斜纹夜蛾首次入侵中国,已入侵20多个省份,实际危害面积达240万亩。吴孔明说,今年我国甜菜夜蛾的危害将更加严重。3月以后将逐渐向北移动,6月到达东北地区,从而覆盖所有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甜菜夜蛾是一种起源于热带美洲的害虫。它因其夜间活动而得名,已成为中国人的“飞蛾”。2016年,甜菜夜蛾通过商船占领非洲,逐渐向东传播,2019年在中国被发现。品种分为两种:喜欢吃玉米的和喜欢吃大米的。我国目前的品种更喜欢吃玉米,但应该注意的是,当没有玉米时,他们也会吃大量其他品种的作物。由于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控制,2019年西南地区玉米产量将仅下降约5%。然而,甜菜夜蛾需要长期控制。“飞蛾”可以说是继疫情之后今年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目前,今年的整体亏损仍是可控的。农产品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将直接抑制利率下调。最近,玉米期货价格上涨,远期合约溢价显然意味着市场仍在上涨。这场虫害导致了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的兴起,这与猪瘟导致的猪肉价格上涨相似。农产品的增长直接提高了消费价格指数水平。没有必要简化“脱猪肉就是通缩”这样的说法。这就像“脱手我的股票,下跌就是上涨”。农产品是关键环节。中国工业产品的局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降息的空间。

e9fd-irkazzv5251189.jpg

和平时期应该考虑粮食安全。人是铁,米是钢。今天的年轻一代天生营养过剩,需要健身房来减掉多余的脂肪。也许老一辈人对食物的珍贵有更深的感受。虽然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不担心食物和饮料,但是家里的老人总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给他们的年轻一代更多的食物。也许这是因为苦日子形成的心态。我们这次应该注意越南禁止谷物出口,但不应该恐慌。在这场流行病之后,以甜菜夜蛾为代表的自然灾害仍然是今年的一大挑战。3月22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介绍说,今年的农业病虫害是一个沉重的一年,条锈病和黑星病影响小麦,甜菜夜蛾影响玉米。从事农业种植的读者不应掉以轻心。在a股的农业领域,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是由于税收激励(欺诈成本低、难以核实税额)、产品个性化、难以考虑生物资产等因素而导致财务欺诈发生率高的领域之一,许多投资者相互保持尊重的距离。抓住机会,更多的潜在专题投资是首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