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确诊的轻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总数已超过7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10000。可以说,这已经很可怕了。此外,由于医疗设备和医院不足以及检测药物不足等其他因素,欧洲和美国的病毒感染人数实际上应该超过100万。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无论是在世界人民面前感到高人一等的美国人民,还是贫穷落后的非洲地区,在疫情爆发前人人平等。
然而,每天关注疫情数据的朋友会发现,每天早上醒来后,他们会发现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的数据都在飙升。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越来越严重,加上今年初东非的蝗灾,在这个全球都在追求工业化发展的地球上,似乎每个人都在一夜之间醒来:面包是最重要的东西,在最初的关键时刻!因此,许多外国已经禁止了国内粮食作物的出口,包括越南和其他国家也禁止了大米和大米的销售。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粮食,粮食进口量也不小,这给许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没有进口粮食,我国就会缺粮。
结果,许多人惊慌失措,涌向粮油商店或超市购买大米。事实上,疯狂购买大米是不理智和盲目的。那边的老张会简要谈谈我的个人原因:
首先,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大米。事实上,自2016年建立“364”粮食储备计划以来,中国已经开始陆续减少大米进口。所谓“364”,是指地方储备粮“产粮区三个月,粮食销售区六个月,粮食产销平衡区四个月”。这意味着,即使我们没有粮食,我们也可以基本上保证全国人民吃半年,而我国大中城市的成品粮油储备超过10天。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以市场最低价格购买大米和小麦。这一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我国有充足和安全的粮食储备。
第二,我们真的不依赖进口大米。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米出口国都在我国的边缘,第一个是印度,第二个是越南,越南是我国的长期大米进口国,越南每年大米出口量约为660万吨。去年,我国从越南总共进口了255万吨大米和48万吨大米,而去年我国的大米总产量超过了2.1亿吨,所以事实上,进口大米的数量仅占我国国内大米的1%。如此小的份额远远不足以撼动我国的粮食市场。另一个原因是我国连续三年获得丰收,这也使我国的大米进口量逐年减少。去年,大米进口量甚至减少了50多万吨,占全年大米进口量的1/5。
第三,我们不缺小麦。除了2019年1400万吨的水稻余粮外,今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已达3.3亿亩,小麦增长率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不出意外,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肯定高于去年的1.3亿吨。去年我国1.3亿吨小麦的产量到年底有1400万吨的盈余,所以即使我们的大米确实不足,小麦也能得到补充,以保证我们的日常粮食供应。
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国内粮油系统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随时待命”和“原地待命”。如果任何地区出现粮食短缺,在当前的信息数据平台下,也许我们的粮食会在我们做出反应之前得到补充。此外,我们还需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最近,随着我国防疫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国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复工率已超过80%,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也在积极有序地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