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能全
3月和7月,国际油价创下近30年来最大跌幅,3月16日和17日再次下跌。油价的大幅下跌会产生什么样的国际影响?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企业有什么影响?未来国际石油形势如何?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电力记者安东平采访了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能全。王能全表示,低油价有利于阻止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和疫情后复苏。然而,油价暴跌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喜忧参半。低于每桶30美元的油价不会持续太久。
中国电气新闻:3月6日,由于无法与俄罗斯达成进一步减产,沙特发动了一场油价战争,导致国际油价出现近30年来最大跌幅。那么,国际油价暴跌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呢?
王能泉: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WTI的最低价格是27.34美元/桶,比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33.77%。布伦特原油最低价格为31.02美元/桶,下跌31.52%。3月17日,国际油价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四次历史性的油价暴跌。
油价暴跌的全球影响是多方面的,非常复杂。首先,油价的急剧下跌引发了股市的恐慌。3月9日,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领跌亚太股市。在3月8日第一根导火线被烧断后,科威特股市在3月9日再次被烧断,沙特股市盘中下跌超过9%。欧洲主要股指全线下跌。S&P 500股市下跌逾7%,引发了美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二次导火索。
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来源,油价与世界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目前,世界石油年产量约为50亿吨(约375亿桶),其中约一半已进入国际市场。如果油价下跌5美元,相应的能源成本和进口成本将分别下降1875亿美元和937.5亿美元。3月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说,在未来几个月里,这一流行病使全球出口减少了500亿美元。因此,如果此时国际油价能下跌5美元/桶,就足以弥补这一流行病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无疑将是石油出口国对世界的直接贡献。
当然,油价低于每桶30美元将对石油公司和所有产油国产生严重影响,包括美国页岩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以及俄罗斯。沙特阿拉伯7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石油收入,2019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33%,阿美的净利润下降了20%。对于经济形势困难的伊朗和委内瑞拉来说,情况无疑更糟。
中国电讯社: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中国经济、社会和企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
王能全:首先,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是有利的。首先,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9年进口原油5.06亿吨,每天约1000万桶,进口量为1.67万亿元。假设3月9日油价下跌10美元/桶,当天中国减少原油进口的成本将高达1亿美元。第二,消费者直接受益。2020年2月和3月18日,成品油价格调整了三次。汽油每吨减少1850元,柴油每吨减少1780元。汽油和柴油又回到了5元的时代。国际油价下跌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复苏。
然而,油价低于每桶30美元对中国的影响并不那么简单。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七大石油生产国,在海外拥有1.5亿吨油气权益。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力度。所有这些都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次,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炼油国,总炼油能力超过8亿吨。国家统计局宣布
对于整个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链来说,2020年将是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最艰难的一年。面对需求急剧萎缩和油价大幅下跌,生产、经营和投资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降低成本和不断提高运营效率的努力必将伴随着所有石油公司,伴随着新一轮的皇冠流行病,持续到2020年。
中国电气新闻:从行业观察的角度来看,未来油价战的可持续性是什么?趋势是什么?
王能泉:本轮油价战最直接的原因是沙特阿拉伯3月7日的降价和增产,但这涉及到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不同的油价政策。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的合理油价。
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决于石油价格。2020年,沙特阿拉伯的预算收入为2221亿美元,油价不能低于每桶65美元。根据2020年预算和2021-2022年财政计划,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仅占36.7%。2019年6月6日,普京表示,俄罗斯和欧佩克对合适的油价有不同看法。俄罗斯的预算是基于每桶40美元的油价。
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当前油价暴跌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大因素的叠加:流行病造成的石油需求急剧下降和世界经济滑向衰退。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出现负增长,这是10多年来的首次。3月16日,美国股市本月第三次被抛售。道琼斯指数收盘下跌近3000点,为33年来最大跌幅。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美联储在两周内将利率下调150个基点,将利率降至零,酝酿一项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中国央行也一再将降息作为目标。因此,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来说,普京的石油价格政策是合理的,应该得到肯定。
3月17日,布伦特原油收于每桶28.84美元,WTI原油收于每桶26.93美元,两者均下跌至每桶30美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四次,都是由沙特阿拉伯发起的。在2014年下半年油价暴跌后,沙特阿拉伯在等待了大约两年之后,在没有希望击败美国页岩油和天然气的情况下,主动减产。在我看来,未来油价不太可能大幅下跌。目前每桶低于30美元的油价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短期内还会再次出现。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将再次坐下来,讨论一个稳定石油市场的合理削减。在2020年剩下的时间里,理想的油价应该保持在每桶45美元左右。在确保正常的全球石油生产的同时,它也应该给世界经济以喘息的空间。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新闻
作者:王能全(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油价的大幅下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来说利大于弊。国内石油公司应该积极应对,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截至3月18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20.37美元。与此同时,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85美元,收于每桶24.88美元。
自3月6日欧佩克新一轮减产谈判破裂、沙特阿拉伯发起“全面石油价格战”以降低价格和增加产量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向下波动,一度逼近每桶20美元的关口。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全球股市也经历了大幅下跌。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低油价也像一把“双刃剑”。国内企业也应努力实践“内部技能”,并继续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作为最佳政策。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指出,原油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料和血管,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当前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必将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石油公司也应该坚定信心,保持良好的态度,控制石油产品的成本,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欧佩克是当今石油世界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当地时间3月6日,欧佩克和俄罗斯在维也纳会议上就停产协议谈判破裂。俄罗斯拒绝了欧佩克将日产量削减150万桶的提议。沙特阿拉伯立即宣布,下个月其原油产量将从每天970万桶增加到每天1000万桶,可能达到每天1200万桶的水平。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宣布,将把4月份出售给亚洲的原油价格削减4-6美元/桶,把出售给美国的原油价格削减7美元/桶,把出售给西北欧的原油价格削减8美元/桶。受此影响,3月9日开盘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布伦特原油收跌24.1%,至34.36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下跌24.6%,至31.13美元/桶。
在经历了3月9日最大单日跌幅后,上周国际油价基本上保持在低位且不稳定。3月13日,国际油价小幅上涨,结束了此前的持续下跌。但上周,国际油价下跌了约20%,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周跌幅。
油价的大幅下跌和新流行的肺炎在全球的蔓延无疑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刘满平表示,首先,上述双重因素对全球股市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全球宏观经济明显回落。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增长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经济预期将下降。第二,油价的大幅下跌将直接导致欧佩克、俄罗斯和其他依赖石油换取外汇的产油国的出口收入减少,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第三,油价的大幅下跌给现有的国际石油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冲击了美国页岩油行业,其原始成本高于中东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第四,油价暴跌将减缓甚至停止对新能源的投资,整个国际社会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过渡的步伐也将放缓。
就中国而言,刘满平认为,油价大幅下跌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石油与替代能源之间的竞争加剧,抑制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生态治理。然而,作为一个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高度依赖外国原油进口,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
“首先,它可以直接减少国家购买石油的外汇支出,保持外汇储备的稳定。第二,油价的大幅下跌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跌,而这种下跌将会传导到各个行业消费的各个方面,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并减轻中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油价的大幅下跌可以直接降低炼油、化工、运输、物流等行业的成本,间接降低汽车、纺织、农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成本,大大降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第四,油价下跌将使该国能够建立更多战略储备,以确保安全供应。”刘曼平指出。
应对策略:企业应该不断改变和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经营模式
事实上,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应该对低油价并不陌生。第三次原油价格战爆发于2014年,导致国际油价在2014年和2015年迅速下跌。在当时的国际油价暴跌周期中,中国油气企业亏损严重,利润大幅下降。
现在,低油价再次来袭,对油气企业上游的影响不可避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林表示,目前国际油价正呈下行趋势。如果低油价长期持续下去,国内油气的上游环节必将遭受损失。在此背景下,林还建议石油公司要做好应对低油价的准备,实行多元化发展。
刘满平还建议,石油公司应该紧跟樟宜
事实上,面对油价暴跌,中海油等企业都做出了积极回应。3月13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王东进主持了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目前,海外疫情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加以及国际油价下跌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压力。我们应该树立“吃紧日子”的理念,积极采取对策,坚信努力推动公司的高品质发展。
趋势预测:国际原油价格逐渐上涨的可能性更大
现在油价徘徊在低位,各方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3月13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Novak)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俄罗斯4月份可能会增加日产量20万桶,俄罗斯石油生产商将在下周讨论增产事宜。沙特当地媒体还援引当地时间3月13日下午的消息称,Saudi Aramco证实将在4月份向所有欧洲客户供应更多原油。此外,美联储还在当地时间3月15日宣布,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的超低水平。面对油价下跌,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等相关方不断出手,未来油价走势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对此,金连长原油分析师王静表示,在禁产协议仍在维持的当月,产油国的供应不会大幅增加,而防疫控制后中国石油需求的反弹即将结束,全球原油市场季节性需求逐渐见底,可能会为本月晚些时候的原油市场带来更多支撑。此外,尽管页岩油生产商的产出成本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但在当前美国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融资困难可能会让一些小型页岩油生产商难以维持长期低原油价格的运营。
“因此,就目前的国际原油市场而言,谨慎的观望和空头对冲仍是首选策略,我们需要继续关注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就‘价格战’发表的更多声明,以及产量意外损失更多的欧佩克产油国是否会出现好转。”王静分析道。
刘满平认为,石油作为一种国际商品,不仅具有普通商品的属性,还具有金融和政治属性。除了供给和需求,还有更多的长期和短期因素影响着国际油价。从近期国际油价走势和经济基本面来看,原油市场没有明显高估,油价大幅下跌不是因为世界经济基本面急剧恶化。因此,可以说,本轮油价下跌是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沙特阿拉伯减产和减产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和政治博弈的影响。
“至于未来的趋势,我个人的判断是,在第二季度的下半年,随着气温的上升,中国将结束新发肺炎疫情,经济活动将恢复正常,全球疫情的破坏力将会减弱。此时,全球石油消费可能会反弹。再加上美国对产油国政策的干预,以及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其他主要国际产油国之间石油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国际原油价格逐渐回升的可能性更大。”刘曼平的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