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经济知识产权新经济今日在线
狼终于来了。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停下来描绘中国市场的大图景。新经济E线获悉,4月1日,即公开发行基金正式解除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第一天,贝莱德(BlackRock)和路博米尔(Lubomir)等海外资本管理巨头迫不及待地首先提交了设立公开发行基金公司的申请。
根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贝莱德和路博米尔已于4月1日提交了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并已收到证监会的材料。
贝莱德亚太区董事长包回应媒体称:“我们可以预见中国资本市场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我们坚信中国是贝莱德最有前途的市场之一。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发展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和本地投资能力,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当前复杂的投资环境,实现我们的财务目标。”
截至2019年底,贝莱德的总资产已飙升至7.4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管理超过7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9年底,路博米尔的管理资产包括1061亿美元的股票资产、1604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资产和892亿美元的另类管理资产。
此前,2019年7月,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了11项进一步开放金融业的政策措施,并宣布原定于2021年取消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外资股票的期限将提前至2020年。根据中美贸易协定,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的开放期限为2020年4月1日。
海外控股首次公开募股冲刺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2020年4月1日,贝莱德金融管理);是贝莱德用来提交申请的主体。卢博米尔用来提交申请的主体是纽伯格尔伯曼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就在3月31日,贝莱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在给股东的信中重申,中国将是贝莱德最大的机遇之一。“如果将10年的投资考虑在内,ETF、另类资产和增加技术投资是贝莱德的战略重点。但如果我们想看得更远,贝莱德必须考虑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是快速增长市场的最突出代表。”
根据新经济的电子线路,贝莱德和路博米尔已经做好了准备,并决心赢得第一批国内外资控股的公开发行。
2019年4月,贝莱德邀请华夏基金前总经理唐晓东出任中国区负责人,这被认为是贝莱德攻击公开发行许可证的重大举措。据当时的介绍,将负责管理贝莱德在中国的长期业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向贝莱德亚太区董事长兼负责人鲍汇报,并将加入贝莱德亚太区执行委员会。
事实上,贝莱德早在2004年就持有中国银行基金的股份,贝莱德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有16.5%的股份。2018年底,市场上曾有消息称,贝莱德正在讨论出售其在中银基金的股份,但后来被放弃了。
去年8月,中国基金业协会(China Foundation Association)表示,它欢迎外国私募基金经理在合规的基础上申请管理公开募集的基金。
新经济的E行指出,贝莱德此前已注册了两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即2015年成立的贝莱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2017年成立的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这两次私募总共提交了五种产品。
同样,另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路博米尔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11月注册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经理,该公司曾向贝莱德发起公开募股申请。截至今年3月底,路博米尔已经提交了8只私募股权基金,包括路博米尔债券1。
目前,外资私募申请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许可证的准入门槛主要是
根据中国基金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20日,26家外资独资和合资私募股权证券投资基金的经理已经注册了78种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8.8亿元。
此外,2019年8月,外国股东摩根大通确认获得上海信托上海投资摩根基金2%的股权,上海投资摩根成为首只拥有绝对外国控制权的国内公开发行股票。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144家公开发行基金管理公司,其中44家为中外合资企业,超过10家的外资持股比例为49%。今后,不排除上述外国机构的股东通过增持来寻求国内公开发行基金的控股权。
如何锤炼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巨头
令人惊讶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的总资产在2019年突破了6万亿和7万亿美元的两万亿大关,比2018年底的5.98万亿美元增长了24%以上。
2019年是贝莱德历史上最美丽的一年。该公司的利润远远超出分析师的预期,净流入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全年,贝莱德资本流入达到4280亿美元,是2018年的三倍多。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集团,该公司去年的净流入为2680亿美元。
2009-2018年AUM贝莱德的变化及趋势(按投资策略区分)
根据新经济的电子线路,贝莱德早期主要通过积极投资债券和获得高回报来吸引客户。直到收购了美林的投资管理部门,它才加强了在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另类市场的投资能力。不仅如此,美林还为贝莱德集团带来了大量机构客户,其管理的资产迅速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30年后,贝莱德从一家专注于固定收益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变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金融机构。
原因是信达证券研究员王认为,贝莱德卓越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使其在起步阶段发展迅速。真正让贝莱德在资产管理市场感到如鱼得水的是它控制风险的强大能力。
通过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贝莱德基金和其他公司基金的回报,以及2011年全球经济再次触底,我们发现贝莱德的全球资产配置基金和股票基金能够在市场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随后,避免了金融危机的贝莱德集团在2009年低价收购了巴克莱银行的投资管理部门。其资产首次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用自己的发展历史来解释“熊市保证生存,牛市强调发展”的投资理念。
更重要的是,贝莱德抓住了ETF市场发展的机遇,将权益转化为被动,将收入转化为主动。随着贝莱德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管理基金的权益压力开始加大。当时,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和博格尔推荐指数基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举成名。
同期,贝莱德还积极调整投资策略,推出了被动指数基金。据了解,贝莱德是转向被动投资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被动投资方面,其投资组合跟踪S&P 500和其他指数,全球范围内ETF的快速增长已超过6万亿美元。在2019年流动的资金中,1830亿美元流向贝莱德的ETF基金,1100亿美元流向其积极管理的基金。
其他专家表示,海外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优秀的投资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在衍生品定价和交易能力方面。毫无疑问,外资管理巨头的加入将给公开发行行业带来一些“鲶鱼效应”。未来,中国公开发行基金行业将面临国内外资本管理机构的激烈竞争。只有不断加强资本管理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