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你的预期收入目标是什么?
三年翻一番、一年翻一番或十年翻一番可能是基金投资者的“最理想回报”。
拉动沪深300指数和近5年混合基准平均价格涨跌:
沪深300指数可以视为市场的平均水平。
混合基金的平均收入代表积极管理基金的收入水平。
在牛市下,指数基金反弹得更快。然而,在市场波动或熊市的情况下,活跃基金获得超额回报的机会越大,它们上涨的越多,下跌的越少。
截至6月18日,这些数据吸引的资金分别在过去一年和三年翻了一番。
一年两次
共有29家,包括21家基金公司的产品。从基金的名称来看,它主要投资于技术和医药行业,每年一次。或者投资范围和方式具有明显的成长性和技术属性。显然,我们涉足风口行业已经将近一年了。
除了广发基金的刘和中欧基金的葛兰,大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都不太出名。就连基金公司华泰宝兴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被人注意到。
每年将基数翻一番,人们不会想到会有明星基金经理或经验丰富的公共基金募集者在市场上被疯狂推波助澜。
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是工作一两年的“新”基金经理。当然,一些基金经理以前没有注意到。尤其是宝应的几个人,有空的时候应该密切关注他们。
三年翻倍基数
一年两次,似乎有点疯狂;三年内翻一番是合理的。
总共有62只动物,其中12只动物有明显的医学和医学治疗词汇。主要投资领域仍集中在医药、科技和少数消费主题基金。
该列表与上述年度翻倍基数重叠。重叠基金表示三年的收入,都接近一年。如果你在头两年开始投资,你不会赚很多,但在第三年会翻倍。
在三年前的基本名单中,显然有更多熟悉的面孔。葛兰的中欧医疗、杨浩的交行新活力、胡一斌的华安传媒互联网、刘艳春的京顺长城新成长、冯明远的信达澳银精华、胡新伟的田慧富民消费产业等。这些是当前市场热衷的基金经理。
每年有许多“一年三次”的基地,但很少是一年十次。
考察基金的业绩,简单地抓住过去1年或3年的业绩是不全面的。过去一年的收入感觉也相当意外。最好检查过去3年和5年的长期表现。
调查基金的长期盈利效果。从每年的舞台收入来看,上海和深圳的比例是300,同类型的平均比例是300。
检查基金的稳定性。看看每季度和每年的资金提取情况,以及该阶段的最大提取量。
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不是在做一次性交易。单纯追逐排名榜和短期表现不能说一定会赔钱,但机会更大,赔钱的概率更高。这也是当年大多数冠军基金在第二年回报率低的原因。
从上市基金的投资方向来看,过去一年的技术、过去三年的医药和消费都是产生双重基金的行业。然而,当该行业被高估时,它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回归”。
与其选择一个翻倍的行业,不如选择一个未来能“翻倍”的基金经理。至于他投资哪个行业,那是他自己的事。
老实说,这样的基金经理更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