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的投资促进损失了10亿元寿险初期问题频频出现

2020-02-27 14:55  来源: 投资时报

保险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4.89亿元;自2017年开业以来,亏损累计超过10亿元。2019年是保险公司“丰收”的一年。

3868-ipzreiw3531631.jpg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保险公司的业绩将会显著提高。超过60%的保险公司将在2019年盈利,整体净利润将同比大幅增长。从上市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中国平安(601318 . sh)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1%。中国PICC (601319。新华保险(601336)。上海),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上海)和中国人寿(601628。上海)也看到了归属于其母公司的净利润的“预增长”,所有预期的增长都超过了50%。

在如此大的环境下,招商仁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仁和)的损失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2019年每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标点财经研究人员计算了投资促进的规模和年度净利润。结果显示,保险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4.89亿元。自2017年开业以来,总亏损已超过10亿元。

据公开信息显示,仁和保险的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船运公司于1875年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并于次年成立了仁和保险公司,该公司后来并入了仁和保险。此后,仁和保险经历了几起几落,成为中国近代民族金融保险业的倡导者和见证者。2016年12月1日,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招商局仁和正式启动筹备工作。2017年6月30日,招商仁爱保险正式获准恢复营业。

现在还不知道有新机遇的投资促进机构能否创造出另一个辉煌的未来,但它的问题在最初阶段是经常出现的。仅在2019年12月和今年1月,该公司两次被监管机构点名。

Continuous loss

招商局仁和2019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季度净利润为-1.29亿元。到目前为止,公司在2019年的四个季度中没有盈利,全年亏损总额达到4.89亿元。

事实上,标点财经的研究人员查阅了招商局仁和历年各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发现自成立以来,公司的净利润仅在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规模为1419.6万元。其余季度出现亏损,几个季度亏损超过1亿元,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亏损2.37亿元。

最终,招商仁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和-4.07亿元,2019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经过两年半的运营,累计亏损达到10.34亿元。

保险业一直被称为“七得八得”,即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在初期一般都要经历一段很长的亏损期。它在成立的第七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在第八年才能盈利。根据这一行业的发展规律,招商局的仁和可能要生活几年的艰辛。

在亏损的同时,招商银行仁和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逐渐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7年第三季度末的6298%降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453%,2019年进一步降至300%以下。根据中国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178家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5%,较2018年第四季度末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9.8%,比2018年第四季度末提高4.8个百分点。同期,招商仁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28%,高于监管红线,但低于行业水平。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末,招商银行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8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全面调查是否存在现金贷款等网上贷款平台销售、无合法资格委托第三方销售、强行捆绑或捆绑销售客户、违反精算原则随机调整费率、高手续费恶性竞争等行为。同年12月,中国保监会向人身保险公司通报了事故保险自查自纠情况。包括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在内的八家保险公司被命名。据悉,招商局仁和的主要问题在于与现金贷款平台的合作,该平台为其借款客户提供企业意外伤害保险,但实际上借款人最终还是要支付账单。

今年1月,招商仁和再次出现在“积分榜”上。1月10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通知指出,招商局仁和部分医疗保险产品为一年期无担保续保产品,但续保条款中含有“自动续保”字样,存在“短风险、长动作”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