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已经拿到了“高额存款”!靠兴趣生活的时代可能会“一去不复返”
建议: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支付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人们习惯用现金支付,但当网上购物出现时,移动支付应运而生。由于移动支付有很多优点,它现在已经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目前,许多人会用自己的钱来管理自己的财务,但对更谨慎的人来说,把钱存在银行里更安全,尤其是通过定期存款和其他业务,这也可以使“钱生钱”。如果存款金额足够大,直接靠利息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其中,银行有一种业务叫“存单”,一般要求客户存款超过或等于20万元,这种业务的利息远远高于一般存款业务。
当存款证首次推出时,它们并不太受欢迎,因为门槛太高,而且银行的金融产品几乎都是严格支付的。然而,随着新的资产规则的出台,银行金融产品不再保证资本和利息。只是在这两年里,存单才变得流行起来。
人们将这种计息存款方式视为“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组合,因为存款人不仅可以获得“存款”产生的固定收益,还可以获得与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挂钩的收益,可以说是“躺在地上”。
许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利息是通过文件积累的。简而言之,存款时间越长,利息越高。
例如,如果客户存入五年期定期存款,但只存入一年就需要提前取款,银行可以按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结算,而不是撤销和没收利息。当然,这种操作是为了银行留住客户并变相向客户转移利息,但它也有一个对银行非常不利的地方:它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增加。
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第24条:对于所有提前支取的未到期定期储蓄存款,按照支取日公布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并支付利息;提前支取部分,按照支取日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并支付利息。
因此,为整顿这些混乱局面,央行近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息结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按规定整顿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计息等非标准存款“创新”产品。
简而言之,高利息业务,如存款证,将来可能会“不复存在”。这一次,央行将真正“严肃”对待高存款用户!
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大储户也表示,如果实行统一利率,存款不再具有依靠文件来赚取利息的功能,那么他们宁愿拿着钱去消费,而不是去银行。
因为银行存款的原始利率不是很高,如果利率再降低,肯定不会符合通货膨胀,所以最好还是把钱花掉。
我不知道人们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