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许可证再次繁荣。随着银行体系的建立,信托公司也开始直接申请消费金融许可证。这应该会导致其他信托公司在未来效仿。
作者|愤怒
生产|消费金融渠道
信托公司也开始直接进入。
近日,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信托)公布了2019年业绩。西藏信托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持有89.43%,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0.57%。
根据财务报告,西藏信托在去年11月召开了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并在两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出资组建消费金融公司的议案》。这意味着西藏信托申请消费金融许可证已经提上日程。
现在已经过了近6个月,根据日期推测,由西藏信托投资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甚至可能已经向监管部门提交了申请。按照行业惯例,正在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以采用企业参股和西藏信托控股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藏没有注册的消费金融公司。
西藏信托基金覆盖的范围很广,以前也涉足过矿山。4月2日晚,美国上市公司瑞星咖啡披露财务欺诈事件引发业内热议,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2018年6月,西藏信托向瑞星咖啡提供了3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期年利率为8%的抵押贷款。事故发生后,这笔钱是否能安全收回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信托公司已经开始了消费金融相关业务。根据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已有约40家信托公司进入消费金融市场,消费金融信托余额总额近3000亿元。
一般来说,信托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参与消费金融市场。交易管理业务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无证网上贷款机构提供后续贷款和管理服务,或者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优势,帮助一些从事消费金融的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等融资业务。
二是批发融资模式。主要原因是信托公司利用自身的融资优势,为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优质消费金融机构提供大额融资服务,如信托贷款和资产证券化前基金。这也是目前信托公司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
第三是贷款援助模式。主要是一些专业的网上贷款公司和互联网机构提供客户资源和风险的初步识别,信托公司负责客户选择、贷款发放和后期管理,形成完整的消费金融业务链。
此前,厦门信托向蚂蚁借钱。中国金融信托和京东白条在消费金融业务上都有合作,农行信托、云南信托和渤海信托都已经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产业。西藏信托主要采用贷款援助平台的合作模式,其中包括小米金融、
趣味商店
、微博借钱等。
西藏信托在年报中表示,2019年,将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战略政策,坚持金融产品创新,抓住“互联网金融”机遇,在消费金融领域进一步发展。显然,西藏信托开始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只是为了深化消费金融行业。消息一出来,业内人士就开始说第二次信任即将到来。
中信信托是较早规划消费金融行业的公司之一。它在2014年建立了消费者信托产品,随后发展了电影和电视消费者信托和钻石消费者信托。事实上,中信信托遵循的是专业模式。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直接参与了中信消费金融的成立。
去年,中信消费金融以3亿元的注册资本开业。其中,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53亿元,占3
因此,中信消费金融在业内也被称为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目前,银行在注册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占绝大多数,所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兴业、中国邮政、尹蓓、中行都是由银行发起的。
平安消费金融获批后,又掀起了一轮车牌热。今天,光大消费金融公司即将开业。最近,包括江阴农业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和厦门银行在内的其他几家银行宣布计划成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使得这个行业非常活跃。
目前,信托业可能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灵活性最高、参与最广泛的金融机构,许多行业都可以看到信托机构的影子。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信托公司不满足于间接参与,已经开始直接参与。有了中信信托和西藏信托这两个参照物,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信托公司进入消费金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