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0日电(记者王)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的救助工作急需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及时提出了许多应急措施。然而,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老问题泛滥,即如何才能准确地落实资金?同时,依靠技术创新来实施监管?
前央视主持人、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主席方宏进,近日,前央视主持人、数字动力(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合主席方宏进,就中小微型企业援助资金准确落地、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等热点问题接受了本网站独家专访。
突破传统票据监管新技术的局限
Zhonghong.com记者:具体到对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进行更有效的监管,您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何建议?
方宏进:我们设计的专项资金使用监管方案是将专项资金存入托管银行的专用账户,同时在链条上发放存款或授信等数字证书,我们称之为“银行存款数字证书”。现金一动不动地躺在银行账户上,允许数字证书在企业之间流动。智能合同被用来标记数字证书,这不仅限制了它们的使用,而且也给它们加上了一条尾巴。任何违反合同使用的数字证书都可以立即被冻结甚至销毁。
有多少数字证书被找回并销毁,才能从特别账户中提取等量的现金,永远保持1: 1的比例。已经发放了多少数字证书,有多少证书在链上流动,有多少证书存储在谁的数字钱包里,监管者可以在链上实时清楚地监控它们。此类数字证书不存在被盗用、伪造或匿名使用的可能性。如果有人真的违反合同并使用它们,它们将立即被冻结和锁定。老实说,这比传统的票据监管要有效得多。
签发数字证书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Zhonghong.com记者:根据这个实施计划,我们如何确保它符合合规要求?
方宏进:要发行这样的数字证书,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第一,特殊资金存放在托管银行,证书以1: 1的等额发行,所有付款都用证书支付;第二,所有参与使用专项资金的机构和个人必须将其真实身份、电子钱包地址和在托管银行开立的账户号码绑定和链接起来,以便对监管机构透明。第三,所有涉及使用专项资金的机构和个人之间的交易合同都被报告和上传,智能合同监测数字证书是否根据报告的合同流动。
其核心是实施严格的交易合同管理,让数字证书成为交易支付的手段,充分发挥数字证书可监控、可跟踪、可冻结的技术特点,充分发挥智能合同的自动监控、报警和冻结功能。让监管者、专项资金提供者、托管银行、核心企业等。明确专项资金的流向,违反备案合同规定的数字证书的流向将被立即锁定。
依靠新技术标记专项资金确保特殊用途
Zhonghong.com记者:采用这样的监管方案会不会影响企业的独立经营?这会增加监管成本吗?
方宏进:我认为这不会影响企业的自主性。如果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你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如果使用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督要求。这是对专项资金和整个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责任。
事实上,这个计划并不涉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监控的是专项资金是否实际用于合同备案的生产经营,专项资金是否在行业内有效传递
除了加强监管之外,采用这种模式还会带来另外两个系统效益。首先,它将降低整个系统的财务成本。一笔现金将留在银行里。三角债务和多角度债务可以通过数字证书的流动来解决,大大减少了系统内企事业单位的现金占用。二是降低整个系统的交易信用成本,金融纠纷和违约纠纷将大大减少。
事实上,除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专项资金外,绿色金融专项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都可以采用这种申请方案。利用发行区块链出入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专项资金进行标记,以确保它们是特殊的、到位的和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