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三板“活”起来

2020-02-24 10:39  来源: 人民网

1000.jpg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稳步推进。要稳步推进新三板改革,我们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准确把握新三板的定位,弥补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短板,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互联互通?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立一个选择层,顺畅的董事会转移机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搭建一个阶梯。

在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凭借其小、快、灵活、多元化的持续融资机制和做市商的引入,已初步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然而,近年来,新的第三届董事会的融资额也有所下降,流动性不足,申请上市的公司数量也有所减少。业内专家指出,优质上市公司不断成长壮大,新三板市场原有的制度安排,如市场分层、融资、交易、投资者适应性等,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仍不完善,这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开始全面深化新三届董事会改革。其中,关键的改革措施是建立选择层,建立上市公司转板上市机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19年底前后,中国证监会将发布并实施《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版。全国股份转让公司将发布并实施新的三板改革业务规则,包括《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规则》和修订后的《分层管理办法》。数据显示,截至2月中旬,共有8834家新上市公司。

新三板伊始,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特点,构建了包括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分层机制。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是进一步改善市场分层和建立一个选择层。

专家认为,建立一个选择层,匹配类似于上市公司的制度安排,允许直接换板,是处于新三板市场前沿的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条全链路径。提高市场预期,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充分合理利用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向上发展打开“天花板”,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表示,新的三板改革不仅内部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形成了市场上下运行的机制,而且促进了上市公司转板上市制度的建立,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上市选择,加强了新三板与其他板块的有机联系。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新的三板市场成长起来后,如果想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只能重新提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并排队。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企业也已经从新的第三板退市。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上市难度,不利于新三板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建设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在这种背景下,畅通的董事会转移机制是众望所归。

这一改革是显而易见的。已公开发行并在选定层级上市一年以上且符合相关规定和上市条件的企业,可直接向本所申请在转板上市。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这将有效地打开通往更高资本市场的道路。今后,企业将不必因上市而退市,信息披露要求不一致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通过改革,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将得到理顺,新的第三

陈洁表示,在新的三板改革下,创新型公司被允许向非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证券公司被要求发起承销,并通过公开路演、询价等在线发行平台向非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同时,优化定向发行制度,取消35名新投资者单一融资的限制,方便企业一次引入大量投资者,拓宽融资范围,允许同步发行和上市自我管理,优化授权发行,增加制度灵活性。这些差异化发行融资安排将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

全国证券交易所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新的三板发行制度的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股票发行的价格、规模和节奏主要由发行人和证券公司等市场参与者决定。

据公开统计,新三板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上市公司约占总市场的10%。这些公司具有相对稳定的经营业绩和强大的外部融资需求和能力。净利润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的公司约占20%,这些公司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在过去三年中,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净利润低于1000万元的盈利和亏损公司的比例约为70%。这些公司大多面临着沉重的经营压力,但也有少数生物制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专家认为,随着新三板上市公司的不断成长,企业之间的规模和需求差异不断显现,内部市场结构的分化和升级需要新三板各种制度的供给跟进。新的三板发行制度改革、允许公共资金进入市场等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上市公司的融资发展需求。

有投资者认为,未来新三板还应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优化优先股制度,引入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多元化融资品种,进一步丰富融资工具。

降低投资者门槛,优化交易体系,提高新三板市场流动性。

专家指出,流动性不足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主要症结,也是全球中小企业交易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新的三板改革从整体上大大降低了投资者适宜性管理的标准,并将市场分层与差异化投资者适宜性管理和股票交易制度相结合,以提高市场流动性。

同惠信息董事长戴表示,新三板成立时,设定了500万元金融资产的投资者门槛,充分考虑了风险防范的需要,但对新三板的流动性也有一定影响。“一方面,较高的门槛阻止了许多投资者进入新的三板市场,使得资金来源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新三板投资者想在获得理想回报后“跌入安全袋”,但有时很难找到家,这影响了他们的投资热情。

“改革后,入选、创新和基础三个层面的投资者准入标准分别定为10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有利于提高新三板企业的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和投资意愿,更好地满足新三板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戴福豪说道。

民生证券董事长冯赫连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在降低投资门槛后,有望参与选股的合格投资者人数将超过240万,较之前水平大幅增加。“此外,新的第三委员会允许公共基金投资于特定的公司。截至去年底,p

专家认为,上市公司是新三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新三板改革应加强监督管理,实行分类监管,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

这一轮改革对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做出了差异化和更严格的规定。就进入该层的最低要求而言,所选层的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创新层,创新层高于基础层。在独立董事、股东大会表决机制等方面。对选择层有越来越严格的规定;在信息披露方面,基础层和创新层要求披露年度和半年度报告,而选择层也要求定期报告,如季度报告。

在监管方法上,改革也是创新的。专家表示,通过建立智能监管系统、完善现场检查和公众咨询等监管机制,该机构的职责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并将敦促该公司规范运作。总体而言,新的商业规则加强了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强化了问责制,提高了非法成本,引导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和发展陈洁认为,这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促进新三板市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进进出出”,市场更健康。专家认为,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必要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在退出每一层的情况下,新的第三届董事会将设定定期和立即召回创新层和选定层的条件,并将继续终止上市的条件,以便及时淘汰质量差的企业。

“下一步应该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更好地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登记制度要求,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增强事后监管能力,加强风险防控和投资者保护。”冯鹤年说道。

一些投资者认为新的董事会应该进一步吸引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入市场;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参与,活跃各级市场股权投资、并购等交易活动,把新三板建设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兴交易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