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复工率达到99.4%,大型连锁超市和品牌便利店复工率分别达到99.5%和95.4%.3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召开的恢复商品流通和商业秩序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流通企业恢复工作稳步推进,并在不断改善,商品流通和商业秩序有望早日恢复正常。
市场供应充足
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短期内对流通和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措施,流通企业的复工水平稳步提高,并持续改善。市场供应总体上是充足的。价格稳步下跌,市场销售已经见底。
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品牌便利店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恢复率和营业额普遍回升。商务部消费者促进司司长王斌表示,截至3月27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已经恢复了97.6%的工作,比2月初增加了50%以上。大型连锁超市和品牌便利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3月中旬,商务部重点监控零售企业的销售额,较2月中旬增长了7%。
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全部投入运营,平台业务恢复率达到84.5%,比2月底上升14个百分点。百货商店的复工率达到了95.8%,比2月底上升了35个百分点,销售额也回到了去年同期的50%左右。餐饮业、住宿业和家政业的餐厅分别达到80%、60%和40%,销售额在去年同期恢复到35%左右。
然而,流通企业在恢复经营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市场情绪的反弹仍然相对缓慢。居民仍对疫情保持警惕,对外出消费更加谨慎。”王斌说,“当地和中介组织都反映,居民在美容院、洗浴、洗染、家电维修等服务行业的生活,尤其是街上的小商店,以及一些中小商业流通企业的开工率都不高。”此外,恢复工作仍面临资金短缺、人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我们相信,疫情防控形势将进一步改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会生效,商品流通和商业秩序有望尽快恢复正常。”王彬说。
给企业送“真金白银”
在疫情防控期间,商业流通部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并出台了四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小企业和小商店联系成千上万的家庭,一方面提供就业,另一方面促进我们的生活。这些小商店抵御风险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是我们税务机关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诗雨表示,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属于生活服务,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餐饮住宿等困难行业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亏损结转期从5年延长至8年。大多数小商店都是年销售额不到5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税费扶持政策。很明显,从3月到5月,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将免征增值税,而其他省份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将从3%降至1%。
王诗雨介绍说,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税务机关还通过推迟实施里坡进一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依法延期是指税务机关通过依法办理延期纳税和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企业缓解财务压力。”王诗雨说:“下一步,税务机关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安排,继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这些‘真金白银’能送到这些小商店。”
恢复秩序提升人气
如何尽快恢复商业秩序和改善市场情绪?据报道,商务部正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合作,采取五项“强化”措施。
加强部署,向前推进。在防止外部进口、防止内部反弹的前提下,对企业和网点进行分类,消除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流通企业重返工作岗位。
加强合作和联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时解决劳动力不足、运输和物流受阻、防疫和防护用品短缺等问题。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协调对接,加快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
加强政策支持。根据当地情况,将出台一些促进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如放宽购车限制、实行家用电器更换补贴、举办“网上购物节”、发放购物优惠券、改善社区快递自助服务等。
加强服务保障。深化商业领域“管理服务”改革,简化业务流程。
加强研究和推广。研究提出了稳定大宗商品消费、支持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改善社区消费、促进小商店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有序促进流通企业重返工作岗位的同时,应努力释放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出台具体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疫情期间强化的网络消费习惯。“除了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和发展,扩大商品销售规模,我们还应该鼓励‘互联网’服务形式的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消费增长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为消费增长创造更多的消费亮点。”赵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