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的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波动很大,但取得的成绩并不容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牛鼻子”,认真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激发国内市场的活力、潜力和创造力。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应对下行风险的关键措施,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只有坚持底线思维,释放内生动力,激活发展潜力,才能有效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强劲反弹。一方面,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受到这一流行病的严重影响,在短期内难以修复。外向型企业需要“向国内市场出口”;另一方面,14亿多人的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扩大内需,不仅要增加有效投资,还要积极释放消费潜力。深化供给结构改革,加快恢复生产和工作,深入挖掘国内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潜力,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为世界经济稳定提供强有力支撑。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带动作用。有效投资的持续扩大与短板、强弱项目的改善、稳定增长和就业保护、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增长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够高,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不够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的投资不足。要扩大有效投资,必须进行旧住宅区改造,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只有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合理扩大有效投资规模,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化解经济波动。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还要顺应升级趋势扩大消费。总体而言,中国消费市场增长速度快,持续增长好,带动能力强,受疫情影响后一定会恢复和反弹。我们将把消费的补充和增量的扩大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利用这一形势,释放各种被压抑和冻结的需求,培育和壮大疫情期间成长起来的新型消费,提升补充中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扩大内需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解决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全面加强减负、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及时启动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才能以积极消费为基础,以扩大消费为保障,以提升消费为能力,最终激活一池最终需求的泉水。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扩大内需,说到底就是要练好内功、赢得发展主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凝聚精神力量,努力克服困难,按“快进”键恢复工作和生产,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推进金融金融政策联动。我们一定会克服这一流行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