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通胀降至2.4% 食品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 消费恢复了吗?

2020-06-10 17:27  来源: 21财经

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4%,这都是由于去年的提尾因素,而今年的新价格上涨因素是负的。食品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下跌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81.7%,下降15.2个百分点。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走出低谷,服装、餐饮等活动正在逐步恢复。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价格指数。

5月份,全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继续下降,5月份降至2.4%,而年初为5%。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4%,这都是由于去年的提尾因素,而今年的新价格上涨因素是负的。

虽然消费物价指数很低,但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很低。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7%,为2016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然而,经济活动仍在复苏。2020年春装基本被疫情耽误,近期夏装上市,随着商场逐渐恢复人气、人们出行活动增加等,5月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2%。5月PPI同比降幅虽在扩大,但国际原油价格逐渐走出低谷,工业生产活动在不断恢复,PPI环比降幅在收窄。

食品价格普遍回落

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4%,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下跌4.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涨幅下降15.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上涨4.4%-19.4%,涨幅有所回落。

受猪肉价格的推动,畜肉价格同比涨幅最高,但价格大幅下跌。其他大类食品,尤其是季节性明显的食品,五月份同比出现负增长,包括新鲜蔬菜、鸡蛋、新鲜水果等。

然而,粮食、食用油和酒精的价格仍然相对稳定,没有大的波动。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表示,食品价格的下降是CPI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地自产鲜菜大量上市,5月环比价格继续下降12.5%;生猪产能进一步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气温升高,消费进入淡季,环比价格继续下降8.1%;鸡蛋和鲜果供应充足,环比价格继续下降;休渔期来临,水产品供应减少,环比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1.3%。

从5月份的物价指数来看,交通运输相对不景气。5月份,交通和通讯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5.1%。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导致运输燃料价格下跌。同样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旅游活动没有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

然而,5月份消费明显复苏,服装行业表现更为明显。尽管5月服装价格同比下跌0.5%,但由于夏季服装上市和人们服装消费活动的恢复,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2%。自今年年初以来,服装价格持续下跌,从1月至4月分别下跌0.5%、0.3%、0.1%和0.1%。直到5月份,价格才略有回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对记者表示,未来CPI增幅可能会小幅升至2.5%。此外,夏季的高温和过多的雨水可能会扰乱猪肉价格在经历7个月回落后,6月以来出现短期企稳——我国复产复学有序推进,加上端午节因素,以及近期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触底反弹,猪肉价格可能会有所反弹。5月以来,我国经济基本恢复正常,这将带动服务业价格温和回升。的蔬菜价格。

然而,市场上有不同的判断。中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梁忠华表示,6月份CPI预计将较上年同期下降至2%。近期猪肉价格止跌回升,主要源于短期供给紧张和餐饮逐渐复苏,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这不会改变今年猪肉价格整体下行态势。

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环比下降变窄

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3.7%,而且降幅仍在扩大。

这不仅是总需求疲软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结果,也与去年同期相对较高的基数有关。

具体而言,主要行业的价格下跌已经扩大,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化工原料和化学品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5月份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57.6%,增幅为6.2个百分点。

然而,从月度趋势来看,工业生产活动进一步恢复,市场需求有所改善,许多工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正在缩小。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渐开放,总需求也在逐渐恢复,就像国际原油价格一样,5月份开始略有回升。

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4%,比上个月下降0.9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部门,价格下降了20,下降了10。上升10,上升2;平均人数为10人,增加了8人。

董表示,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低变高,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低变低。

周说

梁忠华表示,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预计将同比下降3.1%,收窄跌幅。随着投资的边际复苏和成本的上升,这支撑了国内钢铁价格的近期上涨。此外,天气变热,推动煤炭价格小幅上涨。考虑到去年同期的低基数,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至-3.1%。

(作者:周肖主编: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