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入增长放缓、商誉高企和毛利润下降,在大宗采购的背景下,单个商店的盈利能力可能是对单个中心的最大考验。
研究员王
作为四大a股连锁药店之一,逸仙堂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仙堂,002727。深交所(SZ)率先递交了2019年业绩报告,但收入增长率下降、单店盈利能力低于同行的现实并不乐观。
根据年报,唐艺昕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4.79亿元,同比增长14.20%。母亲净利润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15.90%。净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16.22%。
从以上数据来看,唐艺昕2019年的业绩实现了正增长。然而,与此同时,其收入增长率也连续第三年下降。
此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公司销售毛利率较2018年同期下降1.83个百分点,单店收入仍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在发布年报的同时,易宪堂还发布了2020年股权激励草案。根据草案,易宪堂计划向95名高管和核心员工发行600万股,占总股本的1.06%,授予价格为每股10.72元。绩效考核目标设定在“以2019年为基数,2020年至2022年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40%和65%”的范围内。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以来,易宪堂前副总裁、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田北俊、董事刘琼、前总裁赵彪共减持686.8万股,超过股权激励总数,减持约1.79亿元。
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易宪堂在《投资时报》中表示,在疫情高峰期,商店对感冒和发烧药品的销售有一些限制,这对客流量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工作、生产和学校教育的恢复,今后可以审查正常水平。
截至2020年3月25日,唐艺昕股市收于每股24.10元,较52周高点下跌32.28%,总市值为137亿元。
收入增长持续放缓
易宪堂,前身为云南鸿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于2014年7月上市。实际控制人是阮鸿宪。公司主营业务是药品零售连锁和药品批发业务,以中药零售连锁为核心。
自上市以来,唐艺昕的业绩增长一直相对稳定。但在过去三年里,该公司的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风能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唐艺昕实现收入77.51亿元、91.76亿元和10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3%、18.39%和14.20%。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达到4.23亿元、5.21亿元和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2%、23.27%和15.90%。
可以看出,唐艺昕收入增速持续下滑,而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将与2018年略有反弹后的收入增速趋同。
另一方面,比较上市公司的数据(603883。上海)和宜丰药业(603939.sh)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个季度,可以注意到他们的收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此外,《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易宪堂2019年的销售成本达到28.34亿元,同比增长15.44%,是其当前净利润的4.69倍。管理成本为4.28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母公司当期净利润的70.86%。两者合计32.62亿元,占当期总运营成本的33.42%。
此外,在过去三年中,易宪堂的库存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一直在上升。风能数据显示,逸仙堂2017年至2019年的存量分别为16.26亿元、18.66亿元和20.28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22.75%、25.37%和25.47%,比重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唐艺昕在多年的大规模并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商誉。截至2019年底,易宪堂的商誉为人民币10.61亿元,占总商誉的13.32%
近年来,大批量采购的推广带来了医院与药店之间的巨大差价,使得相当数量的中老年人药品购买者重返医疗机构,这直接影响到易宪堂单店的收入和毛利。
据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逸仙堂门店数量已达到6266家,其中新开门店718家,累计净增508家,新店数量低于预期。
基于2019年104.79亿元的收入,该公司2019年的单店收入为167.24万元,比2018年的159.36万元增长了7.88万元。与上市公司宜丰药业和普通百姓相比,虽然2019年年报尚未披露,但2018年其单店收入分别为191.43万元和249.11万元,均高于唐艺昕。
从运营效率来看,逸仙堂2019年平均日均效率(含税)为44.34元/m2;2019年上半年,益丰药业和普通人群的平均日均效应(含税)分别为62.39元/m2和51元/m2。
此外,当单店收入低于同行时,唐艺昕的毛利率也有所下降。年报显示,易宪堂2019年的毛利率为38.70%,较2018年下降1.83个百分点,为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占总收入73.23%的中西医药比2018年低0.68个百分点,但总收入却高出2.6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逸仙堂药店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和华北。其中,西南地区占总收入的82.97%,华南地区占9.79%,华北地区占4.44%。但宜丰药房主要集中在中国中部和东部,人口密度和人均消费能力均优于宜贤堂。
此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指出,易宪堂在2020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草案显示,计划向95名高管和核心员工发行600万股。这背后是2019年前高管所持686.8万股的减持。
公告称,2019年,易宪堂前副总裁、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田北俊减持18.3万股,平均每股减持价格为26.76元,减持金额为497.1万元。刘琼董事减持168.3万股,平均减持价格为28.69元/股,减持金额为4831.1万元。前总统赵彪减持了489.9万股,平均价格为25.16元/股,金额为1.26亿元。这三个人总共减少了大约1.7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位数字中的《投资时报》是2019年5月10日。截至2020年3月25日,田北俊、刘琼和赵彪分别持有16.55%、2.64%和0.2256%的上市公司股份,合计19.4156%。
业内人士认为,在以量取胜的背景下,以价换量将成为一些药店生存的根本逻辑,而区域竞争优势、经营管理能力和M&A能力也将考验公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