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惠政策和许多主要证券交易商的支持下,SMIC正竭尽全力为科创银行争取新的融资王。
6月7日晚,上交所发布了芯片代工厂商SMIC对首轮询价的回应文件。根据披露的文件,发行人的股权结构、董事和监事的基本信息、发行人的业务、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公司治理和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等信息成为第一轮质询的焦点。《新京报》记者发现,许多问题都指向了SMIC国际的子公司SMIC南方,这是SN1背后的筹资目的之一。
就SMIC而言,SMIC南方不仅是本轮融资的最大受益者,也是SMIC影响先进技术和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关键。然而,根据回复文件和招股说明书申请中披露的细节,该核心子公司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SMIC的收入支持和竞争王牌。
SMIC南方成立于2016年,是SMIC国际的主营业务,即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和销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275.13亿元,净亏损6.52亿元。这是SMIC南部的基础板块,SMIC正在增加更多的砖块。
携带14纳米的SN1被进一步强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SMIC可以为其客户提供从0.35微米到14纳米的各种技术节点和不同工艺平台的OEM服务。与其他采用主要成熟技术的平台不同,SMIC南方不仅拥有12英寸的生产线,还拥有14纳米及以下的技术,这是目前SMIC在世界上最高的配置。
这也是SMIC披露其市场竞争力的原因。SMIC表示,在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领域,全球有4家纯晶圆制造厂具备提供14纳米技术节点的技术能力,而目前只有3家纯晶圆制造厂有实际收入。目前,中国大陆没有一家企业拥有14纳米以下的大规模先进技术生产能力。
在对调查的这一回复中,其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SN1(即SMIC南部的上海芬欧工厂一期)被确立为14纳米工艺的主要载体。尽管SMIC国际的另一家子公司SMIC上海已经能够每月生产14纳米和6000片平板电脑,但其定位仍包括“研发”。换句话说,SMIC南方将成为SMIC国际的主要航运子公司。
对于SN1项目,SMIC总投资为90.59亿美元,其中生产设备购置费和安装费为73.30亿美元。这次科学委员会筹集的资金的百分之四十将用于该项目,即80亿元,以满足建设一个月生产能力为35000件的生产线项目的部分资金需求。
14纳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水岭,SMIC补充了风险警告
截至2019年12月31日,SMIC南方14纳米生产线仍处于试生产阶段,大部分机器设备仍处于试运行阶段,产量尚未达到每月3000台,不符合风险大批量生产标准,在建项目尚未转化为固定资产。SMIC南部的SN1生产线仍处于启动阶段。
这一进步使SMIC落后于竞争对手。四年前,TSMC、格罗方德和联华相继突破14纳米门槛,而SMIC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才实现大规模生产(主要是SMIC上海),并开始贡献可观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SMIC 14纳米加工产品的收入为5706.15万英镑,仅占商业领域的0.29%。
在半导体行业,14纳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水岭。业界普遍认为,14纳米及下一代更先进的工艺可用于手机应用处理器、基带芯片、加密货币和高性能计算等。其先进工艺主要应用于5G、人工智能、智能驾驶、高速计算等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5月13日,SMIC第一季度报告披露,14纳米的收入比例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1.0%升至1.3%。该公司此前在2019年报告称,到2020年底,其第一代finfet 14nm技术的月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0件,而第二代FinFET N 1技术预计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小规模投产,并被认为是竞争对手7nm的产品。
一位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告诉《新京报》财经记者,14纳米是关键的技术节点。一旦被修复,随后的技术发展将会相对平稳。
在回复中,SMIC增加了技术迭代的风险。例如,如果公司未能在先进工艺领域根据市场需求实现更先进节点的批量生产,或未能在成熟工艺领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相应的特色工艺平台,公司可能会错失相应的市场空间,从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不仅如此,即使生产线达到大规模生产,它也将影响SMIC的表现。SMIC在答复中提到,SMIC南方和其他重要子公司在建的建设项目已逐步达到预期的可使用状态,并已转为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SMIC南方等子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折旧压力,这可能导致扣除不付款后的净利润下降,甚至扣除不付款后的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的风险。
根据招股说明书草案,除扣除2017年非盈利后的正净利润外,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均为负持续亏损。此外,一些新技术平台升级带来的销售收入增长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SMIC还限制了折旧期对经济的影响,称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通常为10至20年。当设备的折旧期结束时,生产线的盈利能力将大大提高。然而,对于半导体行业,技术的迭代速度远远超过设备的折旧期。
SMIC在答复中补充说,集成电路铸造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即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铸造厂。
作为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价格变化,SMIC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据SEMI统计,从2016年到2018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单价从0.67美元/英寸上升到0.89美元/英寸,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5.39%。2019年的价格上涨趋势略有放缓,但上游硅片的供应仍然不足。另一方面,半导体行业的繁荣将在2019年下降,晶圆市场价格将下降。
28纳米是最直接的结果。报告期内,中芯国际28纳米的收入呈下降趋势。全球产能过剩导致中芯国际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将部分原本用于28纳米工艺的通用设备转移到利润较高的其他工艺产品(老技术),使得28纳米工艺产品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
增资扩股促进技术升级:全面推进14纳米
2019年,SMIC将在研发上投入47亿元,占其收入的22%。
为了促进14纳米技术和下一代技术的发展,SMIC政府对上述项目进行了大量投资。2019年,中国政府补贴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一方面,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财政补贴增加约2.28亿元,另一方面,分配给其他收入的政府补贴增加约7.27亿元。
不仅如此,SMIC南方还在申请董事会前增加了资本和股份。SMIC在回复中表示,SMIC南部的厂房和生产线建设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后,总投资确定为102.4亿美元,因此有必要引进其他投资者增加SMIC南部的资本,以满足后续建设的需要。
2020年5月,SMIC上海与SMIC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协议,将其在SMIC南方4.43%的股份转让给SMIC控股,对价为1.55亿美元。移交完成后,SMIC霍丁
根据招股说明书,SMIC的持股比例从50.10%降至38.52%,其他股东分别持有14.56%、23.08%、12.31%和11.53%。作为SMIC国内经营实体的主要控股公司,SMIC控股公司可任命SMIC南方公司七名董事中的四名。
SMIC还出售了许多好处,包括股东同意他们有权通过在可能损害其利益的情况下单方面行使投票权来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一票否决”安排。不过,SMIC在回复中表示,这一安排无助于股东决定SMIC南方的运营和管理,也不会影响对SMIC南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