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将向您介绍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选定的级别上市的规章制度,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公开发行股票和在选定层级上市的规章制度。
按照“原则上规定管理规则,细节上规定自律规则”的思路,形成了公开发行股票、分级上市的业务规则体系。具体安排如下:
一是证监会修订《公众公司办法》,制定《公开发行说明书准则》 《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准则》。《公众公司办法》规定了公开发行的特别规定,重点是增加发行条件、审查程序以及关于赞助和承销的原则规定;两个支持集《准则》分别规定了公开发布指令和公开发布申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第二,国家证券交易所公司修订了《分层管理办法》,规定了发行人进入所选等级的财务、市值、股权分散等条件。
第三个是《股票公开发行并挂牌规则》,它规定了《公众公司办法》公开发行股票的要求和《分层管理办法》进入选择层的要求之间的融合。对于选择层面的公开发行和上市业务,对发行主体、发行条件、审查程序、申请受理、发行审核、发行承销、进入选择层面、相关信息披露、募集资金管理和各方责任等作出了系统规定。
第四,全国性的股票转让公司为赞助和承销制定特殊的业务规则。《公众公司办法》和《股票公开发行并挂牌规则》已经原则上规定了保荐人承销。为此,全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定了《保荐业务细则》和《发行承销管理细则》,并与中国结算公司联合发行《发行承销实施细则》,明确了保荐职责、保荐业务流程和法律责任,以及发行和承销过程中询价、申购、配售和结算登记的具体要求。
第五,全国股份转让公司制定公开发行审核和上市委员会的相关规则。《审查细则》规定了审查、申请和受理、职能部门审查、上市委员会审查、暂停审查和终止审查的内容和方法。《挂牌委员会细则》规定了上市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权力、审查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以及遴选和任命成员的相关要求。
6是国家股份转让公司制定的两个业务管理指南和一个审查问答。两个指引分别明确了报告和审查阶段以及发行和承销阶段的具体业务流程;试题和答案明确界定了重要问题的考试范围,便于市场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带您了解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特定级别上市需要满足的条件。
首先,发行人要求发行人是一家在全国证券交易所系统上市12个月的创新公司。需要强调的是,规则要求发行人连续12个月在新三板上市,而不是连续12个月在创新层上市,即在计算上市期是否为12个月时,基础层和创新层的累计上市时间可以一起计算。
二、在发行和进入条件方面,发行人应符合《公众公司办法》规定的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要求,也应符合《分层管理办法》规定的进入所选层级的相关要求,不存在负面名单。具体安排如下:
在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方面:第一,公司治理条件要求发行人有一个健全和运转良好的组织结构;第二,财务状况要求发行人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第三,财务合规要求发行人的财务和会计文件在过去三年内没有虚假记录;第四,符合经营条件要求发行人、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欺诈发行、并购等刑事犯罪
对于所选层级的估计市值和财务状况,共设定了四套标准,发行公司可以满足其中一套:标准一侧重于选择盈利模式稳定高效的盈利公司。该标准侧重于财务指标,市场价值起辅助作用。标准设定为“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第二个标准针对盈利模式清晰、业务发展迅速的成长型公司,具有初始盈利能力,设定为“市值不低于4亿元,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上一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标准三主要针对具有一定R&D能力的R&D企业,其R&D业绩已初步实现业务收入。设定为“市值不低于8亿元,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近两年R&D投资总额占近两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第四个标准主要针对被市场高度认可、具有较强R&D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它不需要企业收入和利润。设定为“过去两年市场价值不低于15亿元,R&D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
发行后公开要求:第一,要求总股本足够大,发行后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二是股东人数充足,且发行后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第三,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足够高,要求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在发行后不得低于25%。如果公司的股本超过4亿元,公众股东必须持有不少于10%的股份。
通过否定列表设置的其他规范性条件:要求没有不允许进入《分层管理办法》规定的选择级别的否定列表,如相关行政处罚、立案调查、立案调查、公开谴责、被执行人的失信、未能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审计意见不规范、对经营稳定性的怀疑、对独立持续经营能力的怀疑等。此外,发行人如有非法对外担保或资金占用,应在相关情况消除或影响消除后,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选定层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