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疫情发展势头良好,但国外疫情不容乐观。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境外新诊断肺炎确诊病例已达489448例,死亡率达23193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2万例,西班牙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万例,意大利累计死亡率超过1万例。随着疫情的发展,一些国家宣布停止出口食品,以确保本国的食品供应。看到这个消息,一些朋友担心国内的食物不够吃。毕竟,食物不像面具,它供应短缺,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一旦食物短缺至少六个月,家庭有必要囤积食物吗?
作者认为囤积是适当的,因为国内食品价格可能在短时间内随着国际食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但没有必要囤积大量,因为中国的食品供应没有问题,足以应对其他国家的食品出口禁令问题。
1.2020年国际食品市场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不仅是目前一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的原因,也是一些国家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粮食减产。此外,最近发生的甜菜夜蛾和沙漠蝗虫对全球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世界各国粮食的正常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自己国家的粮食供应将首先得到满足。因此,一些食品进口国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然而,事实上,全球粮食供应普遍过剩,否则世界粮食价格不可能一直处于低水平。如果说这种流行病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不是根本的粮食生产,而是粮食运输,这只能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
尽管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粮食,但国内粮食产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大米。2019年,中国还向其他国家出口了270万吨大米,同时满足了国内大米需求。尽管2019年中国大米产量因天气恶劣而下降,但国内大米库存仍面临巨大压力。
以上是短期的,但从长期来看,虽然我国在后续粮食生产中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是在农业繁殖和病虫害方面,目前繁殖是无序进行的,病虫害必须及早制定相关对策。从去年对甜菜夜蛾的危害来看,仍在可控范围内,随着对其防治研究的深入,其农业生产理论将越来越低。
农民需要囤积谷物吗?
从短期来看,国内食品价格将随着国际食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但这只是短期影响。只要国际粮食产量没有大幅下降,国际粮食供应就不会出现大问题。食品价格的变化仅仅是由一些恐慌因素和投机因素引起的。因此,综合考虑,农民不需要囤积粮食,但如果农民对价格非常敏感,他们可以考虑适当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