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早在2020年2月,当疫情在我国初期爆发时,湖北就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囤积粮食和蔬菜现象以及不法商贩趁机提价的种种现象。在我国政府的强力控制下,湖北的蔬菜和食品价格只有通过运输廉价蔬菜和各种慈善组织的捐赠才能保持稳定。
自3月份以来,我国疫情得到了稳定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疫情已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4月2日,世界新诊断肺炎确诊病例已达93万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近21万例,意大利和西班牙相继超过10万例,世界确诊病例数突破百万。
在严峻的疫情压力下,各国纷纷开始限制出入境。中国还确认,3月28日00点,持有有效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将被正式禁止进入中国。除了限制人口入境之外,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也在3月初限制了医疗用品的出口,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医疗压力。
随着人口限制和医疗用品出口限制,食品也成为所有国家都重视的重大问题。根据官方媒体统计,至少有12个国家宣布将禁止或限制食品出口。早在3月22日,哈萨克斯坦就开始限制11种农产品的出口,包括面粉、白糖、甜菜、胡萝卜等。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限制出口的举措也引起了东南亚国家的关注。3月24日,中国第一个大米进口国越南宣布将限制大米出口。3月26日,泰国宣布为期一周的鸡蛋出口禁令。3月27日,俄罗斯农业部还决定在三个月内限制大麦、玉米和其他农产品的出口。埃及和柬埔寨也紧随其后,相继颁布了出口限制法令。
许多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措施在一些不良媒体的不经意宣传下被广泛报道,这也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中国网民的短暂恐慌。此外,一些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工作,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开始上学,这也使得家庭更快地储备食物。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恶性的粮食收购和囤积。在一些地区,抢劫已经变得严重,甚至导致一定程度的恶性涨价,这引起了国家的注意。
那么,许多国家对食品出口的禁令真的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储备吗?我们真的需要加入抢劫谷物的大军吗?事实上,这是没有必要的。中国可以完全实现粮食自给。从2015年至今,中国粮食年产量已经连续五年超过6.5亿吨,其中90%以上是粮食。
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也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称中国公民根本没有必要囤积粮食。中国每年的口粮消费只有两亿多吨,每年有三亿多吨的余粮储存在粮库。即使全世界禁止出口,中国的粮食盈余也足以满足我们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现在梅雨天气来了。如果囤积过多的谷物,米和面类食品很容易变质和发霉。囤积和抢劫粮食实在没有必要。
那么,出口限制会导致我们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吗?这种情况仍然是可能的。中国每年需要进口约8000万吨大豆,而大米、小麦、玉米等很少进口。中国市场上的小麦、大米和玉米是中国农产品的三大支柱,储量丰富。外国实施的出口禁令造成的价格波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大豆的价格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的大豆主要从巴西、美国和其他国家进口。俄罗斯、欧盟和其他国家也有部分进口量
除了简单的农副产品,农业部门也开始显示出巨大的活力。3月底,一些与农业相关的股票上涨,农业部门的整体涨幅也相当不错。除了短期出口限制带来的积极情绪外,肆虐海外的蝗灾也不断刺激农业部门的残余温度。
这篇文章最初是由BOSS制作的。未经许可,请不要在任何平台或渠道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