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504亿美元,同比下降-4%,较前两个月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51.5亿美元,同比下降-6.6%,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进口1652.5亿美元,同比下降0.9%,比上两个月下降3.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99亿美元。
“3月份出口下降幅度缩小,出口增长率好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工作和生产的恢复推动了前期积压订单的交付。3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稳定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逐步实施,加快了外贸企业恢复生产和工作。生产的恢复促进了外贸订单的交付,出口的增长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14日表示。
数据进一步显示,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943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4782.1亿美元,同比下降13.3%。进口4650.1亿美元,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1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97亿美元。
在进出口总额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同比增长3.9%,出口增长0.4%,进口增长8.4%。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1423.7亿美元,对欧盟进出口总额为1257.5亿美元。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外,第一季度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16%和25.2%,降幅相对较大。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受到疫情影响,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同比增幅分别降至-16%和-11.3%。
“第一季度的出口数据主要受国内疫情影响。3月份全球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尚未反映在第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中。根据目前出口企业反映缺乏新订单的事实,出口可能在第二季度面临更大压力。”刘学智进一步说道。
3月份对外贸易虽然有顺差,但顺差很小,每月顺差1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5.6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贸易顺差1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97亿美元。根据人民币估值,第一季度贸易顺差为983.3亿元,同比下降4084.7亿元,同比下降80.6%。去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去年第一季度达到22.8%。
刘学智表示,在外部需求减弱的预期下,全年净出口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拉动。未来出口将面临压力,进口将表现相对较好。“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影响了中国的出口。外贸新订单减少了。全年出口的负增长可能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东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宇鹏认为,3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反弹,符合预期。3月份的出口数据受到恢复工作和之前订单积压的影响。订单积压预计将在4月份减弱,出口可能持平或略低于4月份,随着海外工作的恢复,预计5月份将再次回升。然而,后期的恢复程度取决于海外疫情。全年进出口总额萎缩,预计顺差不会很大。
刘阳,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