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以来,除了事件本身,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各国的经济运行。除了通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国家统计局宣布,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高于涨跌线。这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对您的深入分析:
什么是采购经理指数,它的意义是什么?
以百分比表示的采购经理指数是衡量制造业八个方面的指数,如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库存、员工、订单交付、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按各指标的一定权重计算,其中产品产量的权重比为25%,订单权重比为30%,库存权重比为10%,制造商业绩权重为15%,使用情况权重为20%。计算方法是全球统一的。
国际公认,50%被视为经济实力的分界点,而50%的指标被称为繁荣与衰落的分水岭。当该指数高于50%时,将被解读为经济扩张和国内生产总值扩张的信号。当该指数低于50%,特别是接近40%时,表明经济可能处于低迷状态,表明制造业处于衰退状态,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当失业率通常在40%到50%之间时,这意味着制造业处于衰退之中,但整体经济仍在扩张。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2005年4月底,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在北京和香港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发布这一经济指数。其意义在于符合国际标准,对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预测,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和管理活动。
2002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9%,比上个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这是什么意思?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的高级统计师赵清河说得很清楚。他指出: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做好了“六保”工作,落实了“六保”任务,努力克服COVID-19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允许整体复苏趋势继续改善。
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趋势在继续改善?今年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连续四个月高于涨跌线,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20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月因疫情突然降至35.7%。然而,随着3月份生产的恢复,采购经理人指数已高于50%的水平,其中3月份为52%,4月份为50.8%,5月份为50.6%,6月份为50.9%。
从数据趋势来看,自今年3月以来PMI达到两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52%)以来,月度PMI一直处于涨跌线上,但已连续两个月处于下降通道。然而,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反弹。
根据CICC宏观发布的研究报告,自5月份以来,海外经济活动逐渐复苏,欧美采购经理人指数在6月份明显反弹。总的来说,虽然中国的外部需求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波动,但这一趋势正在逐步见底并得到修复,经济复苏已经进入“加速通道”。
尽管该指数在6月份出现反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一是进出口指数仍低于临界点,海外疫情不容乐观,外部市场存在较大变数。第二,一些行业面临巨大的复苏压力。例如,纺织、服装和木材加工等制造业继续低于标准
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在普遍改善,经济繁荣继续改善。然而,小微企业和就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应加大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有效需求,稳定基本就业形势,保障职工收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