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天然气市场如何面对“黑天鹅”疫情

2020-03-16 17:39  来源: 陆家嘴金融网

4717-iquxrui8837697.jpg

江永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生产运营部高级工程师

嘉宾简介:江永,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河北地质大学学士学位,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能源革命与法律制度创新研究”(15ZDB179)子项目“中国油气管道法与《能源宪章条约》兼容性研究”的第二负责人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客座教授和国家注册一级安全评价员。他的研究方向是油气储运技术和天然气工业经济技术和能源法。

保证供应和增加产量是值得称赞的。

与石油行业的应急能力和经验相比,天然气行业确实弱于石油行业,这是由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2003年非典爆发时,中国的主要天然气管道,如西气东输管道,仍在建设中。2004年,整个管道投入商业运营。2003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仅为339亿立方米,2018年,北京的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因此,在2003年非典期间,天然气工业没有得到很大发展,经验是平均的。

虽然天然气行业在应对突发疫情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但国有油气企业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色,发挥了强大作用,表现出色。

f22d-iquxrui8837696.jpg

中石油昆仑能源员工对武汉市防疫定点医院输气管道稳压罐进行安全检查

截至2月24日,中石油已向当地市场供应成品油6129万吨,天然气3.54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湖北省39家定点医院通过实物捐赠,每天获得17万至18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

以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为例。仅在春节期间,湖北分公司就供应了6095万立方米天然气和1736万立方米终端供应。在努力确保湖北省天然气安全稳定使用的同时,天然气销售湖北分公司通过定点定量实物捐赠、病房天然气供暖、食堂天然气烹饪、燃气锅炉烧水等方式,直接向湖北省39家指定的重点防疫医院捐赠了价值2000万元的天然气。每天供应17万至18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到目前为止,湖北分公司的供气量占全省的70%以上。

1月25日,中石油昆仑能源武汉东方钟繇燃气公司接到武汉市建设局通知,根据霍山医院总体规划要求,该市有300米天然气管道需要搬迁。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于1月26日当天完成了300多米管道的搬迁和恢复供气,并成功完成了霍山医院整体管道的搬迁、改造和连接。

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认真执行湖北省政府《关于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将受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地区工业天然气价格下调10%。对湖北地区中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天然气,实行“欠费不停产”的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企业应补足延期天然气费并免收滞纳金。

炼化分公司加强市场需求日常监控和产品库存监控,组织6家炼化企业快速开展医用材料生产。相关的生产设备在高负荷下运行,总共生产了48,000多吨医用口罩等。)化学材料。成品油销售公司全力向国内市场,特别是湖北等重点疫区供应成品油,紧急向湖北调运71400吨石油资源,确保疫情救援车辆和物资运输车辆快速加油。

以中国石油昆仑燃气为例,目前最先进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已经投入使用。利用物联网通信技术与远程终端进行后台数据传输,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抄表、燃气消费数据定期上报、远程阀门控制、远程燃气价格调整、燃气表故障自动诊断和报告、大型燃气消费记录数据库、在线支付等功能。它可以完全减少人员接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在加油和加注过程中,未来应研究自助、自动和自适应加油和加注模式。例如,使用加油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和精确的自动操作。司机不必下车去联系加油工人和加油站收费员,甚至机器人也可以被提升为飞机自动加油。

目前,大多数油气储运站(站)都是有人值守的。在疫情发生时,无人值守站(站)可以自动、智能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造成油气储运站(站)瘫痪的可能性。因此,采用远程设备自动控制和自诊断技术以及站控智能机器人操作检测模式也是一个新的方向。

疫情爆发期间,南部地区气温普遍较低,有雨雪天气。暴露的问题是中央空调大部分处于在线模式,即一个室外单元和多个室内单元并联。因此,从理论上讲,使用中央空调或多或少会导致室内不同空气的交换。一旦受感染细菌室中的空气通过回风系统被泵送到集中供热通风空间,然后分散到其他房间,就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中央空调上安装净化过滤系统或杀菌模块,从而大大减少甚至消除隐患。

鉴于中国南方大多数家庭没有集中供暖,采取了安装壁挂式燃气供暖锅炉、太阳能供暖系统、空气能热泵和氢动力家用供暖锅炉等措施来解决紧急供暖问题。这些措施可以替代不通风、不交叉感染病毒的空调供暖方式,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商机。

供过于求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种流行病对能源,特别是天然气工业的影响是全面的,具体程度主要取决于流行病的持续时间。

从国内角度来看,如果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持续半年以上),对天然气生产、供应、营销、储存和贸易的影响将不容乐观。

66e6-iquxrui8837694.png

首先是需求级别。疫情继续导致各行业启动不足、工厂启动不足、化肥和化工企业关闭、城市燃气用户关闭、液化天然气重型卡车和天然气车辆因频繁的道路关闭而出行减少,以及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天然气消耗客观减少。

第二个是供应水平。下游需求低将导致上游油气田产量减少,甚至一些油(气)井被封闭。众所周知,钻井并不容易,在减产后恢复密封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所有已签署的油气资源进口合同都是长期合同,不能根据已签署的金额进行谈判和支付(即使交付量未达到合同金额),以减少进口,这将导致国有资产的长期损失。

再一次,这是一个中流运输环节。在疫情爆发前一个月(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刚刚成立。新公司主要负责油气管道运输。盈利模式是收取管道运输费。当下游消费降低导致上游产量和进口量降低时,直接结果是油气管道运输量降低,管道运输费用降低。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就像一个新生婴儿。当它刚出生时,需要输血来使它变得更强壮时,它就会遭受饥饿

中国可能直接导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重新洗牌,供求格局的逆转,能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这将产生以下结果:第一,世界天然气市场的供大于求将加剧;其次,亚洲主要液化天然气进口国的需求都很疲软。过剩的液化天然气资源只能集中在欧洲市场,这将对俄罗斯向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产生积极影响。第三,欧洲和亚洲天然气价格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向亚洲再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套利空间已经缩小。优势在于,“中国溢价”已经被消除。

回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前景:产量增长将低于10%,约为1880亿立方米;进口将增长不到5%,达到1380亿立方米。受疫情影响,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3250亿立方米,从2019年开始,三年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率将降至10%以下。好消息是,在供应超过需求后,将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

2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规定淡季天然气价格政策将于2月1日至6月30日提前实施。此举旨在鼓励企业恢复生产,并逐步降低非居民家用燃气的成本。它不仅能让下游用户购买更多、销售更多,还能减轻“三桶石油”的高级管理人员保持高库存的压力。油田是否会减产。它也可以由外国液化天然气长期协会实施,也是对“三桶油”的一种解脱。(本文由本报记者王伟编辑)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展望

作者:姜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