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进入中国18家合资证券公司正在等待批准金融市场正在“到来”

2020-04-10 10:27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编辑|米娜

头部地图的来源

4月1日,美国两大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和路博米尔(Lubomir)正式提交在中国成立一家公共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

也是在这一天,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证监会正式解除对境内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持有外资股比例的限制。

两天前,即3月30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高盛对高盛高华证券的控股权,将其持股比例从33%增至51%。然而,高盛中国发言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下一步将把高盛高华证券的持股比例提高到100%。

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还批准了摩根士丹利控股股东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持股比例为51%。

外国金融机构持有国内证券公司的速度正在加快。此前,中国证监会还先后批准了摩根大通集团和野村控股有限公司增持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股份至51%的申请。

目前,中国有五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即: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瑞银证券和野村东方证券。此外,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最近公布的信息,截至3月30日,仍有18家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在等待审批。这些证券公司中有许多是由外国投资者控制的。

此外,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德证券、光大证券等10家合资证券公司也在中国。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中国金融业目前总资产为300万亿元,其中268万亿元在银行业,居世界第一。此外,债券、股票和保险市场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证券业将形成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中资证券公司的三方对抗。外资加速进入后,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30f4-iryninw8793348.jpg

中外券商“近身战”

“目前,对于已经在中国拥有合资金融机构的外资来说,首选的解决方案是寻求将现有合资公司的股权增加到外资控股甚至100%外资独资的地位。”资深投资银行家王告诉《中国企业家》。

从五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的行动来看,虽然整体步伐有所加快,但也遇到了一些波折。

2019年12月,野村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外国控股合资证券公司野村东方证券获准筹备开业。据调查,除野村控股外,野村东方的股东还包括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黄埔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24.9%和24.1%。

一位接近野村东方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自2019年以来,野村东方已经做了近8个月的准备,寻找一家合资公司,并雇人创业,但该公司尚未开业。“目前,随着股权限制的进一步放宽,野村希望将其股权增加到100%,但由于它已经与合资企业合作了8个月,如果现在说‘不’就不太容易处理了。”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证券。2018年12月,瑞银将其在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的持股比例从24.99%提高至51%,成为该政策发布后首家在中国内地持有股份公司的外国金融机构。据调查,瑞银证券目前除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外,还有其他三家股东,分别为北京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东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33%、14.01%和1.99%。

一位接近瑞银证券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与瑞银的其他合资企业实际上根本没有参与瑞银证券的运营,只是参与了该公司的分红。瑞银证券有一个

该消息人士进一步透露,目前最大的影响在于公司的财务整合。“以前,瑞银证券的财务报表不包括在整个瑞银集团的财务报表中。两家公司持股增加后,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合并在一起,集团的财务报表应反映瑞银证券的整体经营情况。”

外界担心外国证券公司的加速发行会“搅动”国内证券市场。对此,王表示,国内证券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常激烈。外国证券公司的进入在短期内不会造成明显的冲击和威胁,但会增加国内外证券公司“近身战”的机会。

他进一步解释说,与国内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相比,国外证券公司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海外投资、融资、并购,包括资产管理、理财服务等。“许多投资者希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一些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全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IPO和再融资业务都需要海外证券公司的参与。”

2019年12月,摩根大通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其在摩根大通证券(JPMorgan Securities)的51%股份增至100%,但需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关于摩根大通股权调整的最新进展,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回应《中国企业家》,将继续加强中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告诉《中国企业家》,这可能会给当地的券商带来一些冲击。他分析称,由于国内券商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缺乏创新,尤其是对高净值客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产品。然而,海外机构在高净值客户和高端产品业务上更具竞争力。海外投资银行在国际市场的并购和上市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海外证券公司的参与将鼓励国内证券公司对市场结构和专业化进行调整。

从具体业务的竞争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李永森认为,零售业务对高盛、摩根等外国投资银行来说并不是长期的,今后也不应该在中国开展零售业务。“零售业务需要业务部的布局,需要客户群。后来者很难在零售业务中获得竞争优势。”

0d84-iryninx0312958.jpg

外资“抢滩”上市

4月1日,当对持股比例的限制被取消时,贝莱德和海外资产管理公司路博米尔(Lubomir)都通过其子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正式申请公开发行许可证。中国证监会已经收到了这两家公司的申请材料。

4月3日,摩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已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拟收购上海投资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早在2019年8月,摩根资本管理公司已完成对上海投资摩根公司2%股权的追加收购。

摩根资本管理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丹·沃特金斯(Dan Watkins)表示,非常欢迎中国加快开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样中国可以进一步参与上海投资摩根的发展,并寻求与合作超过15年的合资伙伴实现100%股权。

三家海外资本管理机构以不同的方式达到了相同的目标,都在努力“抢占”公开发行许可证的“海滩”。长期以来,海外私募不仅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甚至一度在中国市场“唱得多做得多”。贝莱德(BlackRock)和瑞银(UBS)等老牌国际资本管理公司也积极在中国设立外国私募管理机构。

自2017年以来,外资机构通过WFOE PFM进入中国资本管理市场。贝莱德集团和路博米尔都是较早进入的公司,都是按照公共基金的标准运营的

一些外资独资企业自2019年以来就一直在计划公开发行股票,甚至开始调整方向,如逐步暂停发行更多的私募产品,并按照公开发行标准对公司进行升级。“对于投资基金而言,与私募基金的管理相比,公募基金的管理对信息披露和运营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永森表示,如果外国私人基金被转换为公共基金,它们必须遵守监管规则,并按照公共基金的规则和标准运作。

王的分析表明,由于中国的公募基金数量庞大,外资基金要想在短期内超过国内几家大型基金公司,很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因为要赢得国内投资者的信任需要很长时间。

4月2日,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了今年2月份的公募基金行业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4家;有13家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和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得公开发行基金管理资格。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共基金净资产总计16.36万亿元。与1月底相比,公共资金总量增加8662亿元,增长5.6%。

李永森认为,虽然国内公募基金规模庞大,产品丰富,但基金的管理水平总体上仍需提高。外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在投资质量和投资管理方面给国内公司带来一些帮助。未来,外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优势将体现在跨境资产配置上。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公募基金已经开始投资基金管理。近日,支付宝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大公基金先锋集团合作推出首个合资基金投资服务“助你投资”,起价800元。早在2019年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许多银行、券商和公开发行基金也推出了投资和托管服务。外国机构正悄悄瞄准国内财富管理这块蛋糕。

基金投资是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基金组合,从投资顾问那里获取收益的一种方式。引入投资业务是为了解决基金销售过程中的问题。“中国的基金投资和托管业务存在业务不规范、缺乏经验等问题。目前,它还没有找到一个受投资者欢迎的模式。此外,中国的基金业务尚未渗透到家庭理财领域,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董登新说。

王认为,对于刚刚起步的外资基金投资公司来说,它只能在北方、上海、广州等城市站稳脚跟,然后慢慢向三线、四线城市靠拢,以获得更多用户。

0d84-iryninx0312958.jpg

金融市场进一步国际化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权限额从33%到49%,再到51%,最后到100%。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全面取消不仅覆盖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在内的所有金融企业,还进一步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这实际上是一个外资‘破局’的过程。设立外商独资子公司基本上没有障碍。与此同时,这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开放水平。”董登新说。

他进一步分析说:一方面,进入的外资机构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他们拥有丰富的管理和服务经验,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中国市场带来新的资金和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本土金融机构来说,外资的进入是一种“逆向力量”,也要求国内资本有能力“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输出资本起到“护航”作用。

李永森还表示,全面自由化后,外资的规模

不过,王表示,这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开放和进口战略的总体布局。李永森还表示,在资本流动不受限制和自由的前提下,资本市场追求高风险和高回报。从目前的国际资本市场来看,美国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和下跌,其未来的盈利机会可能会比以前少得多。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相对稳定,是世界上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之一。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有更多的机会。

“从美国资本市场10年来的上涨来看,我们不应该关注疫情的短期影响,而应该着眼于长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不仅涉及投资者的国际化,还要求中介机构的国际化。”李永森说。

董登新认为,对于国内资本机构来说,不仅要利用当地网点和文化的优势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还要解决业务同质化问题,通过个性化业务打造自己的品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专业人才储备,“外资机构进入后,他们可能会发动袭击,抢夺人才。”

对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限制已经完全解除,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李永森告诉《中国企业家》,尽管规则已经“完全自由化”,事实上外资控股甚至独资企业的进入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为证券公司获得进入许可的过程;第二,外国投资也需要一个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

同时,李永森指出,随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化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市场的国际化不仅仅是投资者的国际化,实际市场的投资比例也需要逐步提高,外资进入的相关业务领域也会带来不同的竞争和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