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10: 00,由盛京嘉诚母基金、盛京网通、中国电子商会、中国母基金联盟和十亿欧洲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投融资云峰会》网上超大直播圆满落幕。
13小时在线直播,行业30强。凭借深入的专业视角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我们将为企业家和企业家提供对市场趋势和潜在商机的理解,共同探索2020年日益严峻的形势。
中信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臧黎明在第六次会议上分享了“科学创新板上市计划”的主题。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文字记录:
臧黎明: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应邀参加中国首届云峰投资大会。由于时间有限,我想给你一个答案,你最近可能会关心什么样的企业,包括当你注意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3月份发布了与科学创新的属性有关的新政策。如何解释这些政策,就借此机会和你交换一下。
科技创新板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条件
自科学创新委员会成立近一年以来,它已被一个接一个地上市。当时,我认为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这个大背景。面对国家的经济转型,我们需要一些符合国家战略定位的创新型企业,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出了科学创新委员会。重点支持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包括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主要产业,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是SciDev.Net支持的重点产业。
但你为什么还想说这件事?去年整个科学创新委员会成立后,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在审计过程中,所有企业,包括已经上市但尚未成功上市的企业和已经退出的企业,都会被反复询问是否具有科学创新的属性,是否不符合科学创新委员会的定位。这也意味着企业在上市科学创新板时,应该考虑是否适合科学创新板的定位。
第二,深圳创业板于去年下半年上市,目前正在进行改革。这项改革应该在今年上半年启动。受疫情影响,目前中国证监会刚刚发布相关信息,今年肯定会完成整个创业板市场的改革。许多企业也在考虑是去科学创新局还是创业板。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第三,3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科技创新认定标准文件。该文件发布后,市场反应不同。有许多意见,包括科技创新局的条件更严格和改善。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科学创造的属性研究
科技创新局上市有五个条件,共有五套标准,分别为市值5000亿、100亿、200亿、300亿和400亿。由于财务指标不同,以后我们会结合申报的企业,包括他们的行业,与大家统一分析,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标准去科学创新委员会,哪些准备工作更合适?
如前所述,3月20日,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制定了一份高庄资产评估指引。该《指引》明确规定了常规指标和例外条款。因为在以往的审计中,什么具有科学创新的属性,什么不具有是主观的。
现在已经制定了几个标准。一个是三个常规指标,主要是三个。这是大多数企业应该满足的。如果你想申请一项科学创新,你只需要遵循这三个比较
第三,除采用上述第五套报告准则的发行人外,近三年经营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上一年经营收入总额达到3亿元。
可以说,绝大多数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自主技术的所谓高科技企业,都很容易满足于这三项。有些行业的属性不是很明显。大产业是上面提到的支持产业,但是细分产业可能认为它们的技术含量不够。这些企业如何申请上市?事实上,只要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例如,制造半导体元件在大工业中肯定不成问题,但在小工业中却相对传统。这些企业能进入科学委员会吗?事实上,许多企业以前都不确定。无论他们去交易所咨询,包括寻找相关的论据,现在标准已经出来了。如果你比较它们,很明显我们符合第1、2和3条的要求。如果你满足这三个要求,你可以声明他们如果你是好的。
因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标准的引入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或改进的标准,而是一个明确的相关科学指标的定义。此外,我们认为这一科学指数不是一个很高的条件,也不是我们目前许多报告企业难以达到的条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为许多困惑、看不清方向或在两个董事会之间摇摆不定的企业明确了方向。
或者满足前三个标准,不能满足后面使用的例外条款,这是对申报未来科技板企业更大的宽容。这包括,如果一些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重大战略意义,或者作为本单位主要参与者的核心技术人员获得了国家授予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奖项,或者一些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此类似,我国企业也有很大比例属于这一类。
这意味着两套标准,一套通用标准和另一套例外条款,基本上涵盖了国家认为具有技术实力和科技属性的所有企业。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这是属性标准化的落地,这对于科学创新局后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标准的清晰性也消除了许多疑虑。我们认为这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有三个方面:一是面向世界的技术前沿;企业的技术指标位于世界技术前沿;它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对国家的主要需求。这一点很清楚,这是对科创属性的判断。
科学创新委员会的申请和上市
截至4月14日,已有238家企业向中远集团提出上市申请,其中103家已生效,26家目前已终止上市,包括未注册的企业。整个过程仍在稳步进行。如果要准备应用最重要的科学创新委员会,比较未来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或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见,第一套标准是由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占85%。也就是说,这一套标准是大多数制造企业可能采用的标准,因为在这一套标准中,市场价值是10亿,对利润和收入的要求不太高,而且大多数企业将来都会选择这一套。其他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组相对较少。还有一个特别的第五套,第五套标准是40亿估值,没有收入要求。这一类别非常明确。我们也与交易所进行了沟通。目前主要适用于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提到上市指标的选择?因为目前很多企业在估值过程中选择了这一种,而交易所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流行病,包括海外市场的波动,会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一些波动。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如果我们选择的标准,包括市盈率,下降,约5000-6000万盈利企业可能不符合整个上市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在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时,包括其他类似的融资方式,我们必须提前做好一些安排,以确保我们的指标和标准完全符合报告时的要求。
从行业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报道的238个行业中,总体来说,我们还有大量的制造业,其中一半是工业机械、半导体产品和生物技术。就包括综合服务在内的系统软件而言,这些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新的创业板市场在未来推出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会明确强行将科技创新板行业和创业板市场行业分开。不过,会有一个相对默契的分工:硬的,我们说一些纯技术的,这样的企业会更多的在科学委员会申报;软件、网络信息、现代服务业等软市场可能会选择更多地进入创业板市场,更多的时候也会形成比较效应。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一些技术企业,包括一些制造企业,可能仍然更喜欢科学委员会,这也是业界的一个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