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上海银行基金管理规模约为592亿元,同比减少131亿元。同时,公司股权产品的表现也不是很好
《》记者齐文健
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现在监管机构已经按下了“暂停按钮”。京泽基金已经曝光了一段时间,其中的“跳槽”情节也引起了很多关注。
据了解,京泽基金的7名发起人分别来自上银基金或其子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或核心成员,包括李、王、栾、郑、在参与京泽基金的启动过程中,李、任上银基金总经理,任公司总监。
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2019年4月4日申请设立的京泽基金处于暂停审查状态。
事实上,一批核心人员“另辟蹊径”,也让市场对尚银基金的运作感到担忧。2019年,当公募基金赚了很多钱时,上海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开始走下坡路。风能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规模约为59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规模减少约250亿元。
同时,作为一家“银行系统”的基金公司,上银基金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发展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只有4只股票基金,管理规模为14.16亿元。如果不包括新成立的上银信卓,其管理规模仅为8.53亿元,自成立以来其股票基金一直为零。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银行基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泽基金暂停审查与此无关,不予置评。在竞争激烈的公开发行基金行业,投资研究能力一直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深化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股权相关业务布局。
核心团队已被暂停启动新业务。
自2015年宏德基金成立以来,“个人”公募基金公司经历了五年的发展。自然人申请公募基金公司的情况并不少见,也有很多公司没有先设立火险,如瑞源基金、京泽基金等。
京泽基金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应聘新公司的工作,还因为许多保荐人与上海银行的高管和基金经理同名,甚至被公司核心团队视为“跳槽”。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4月4日,京泽基金提交了设立申请材料。发起人为9名自然人,分别是李、王、栾、郑、赵兰芳、其中7家来自上海银行基金或其全资子公司。如时任上海银行基金总经理的李、任公司总监、任公司基金经理、任上海银行基金全资子公司瑞金资本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会计工作负责人。据中国基金从业人员资格信息资产管理协会公示,郑、也曾在上海银行基金任职。
从审批流程来看,京泽基金的申请材料要求在2019年4月12日补充,同年10月17日受理。这一过程似乎一帆风顺,但今年2月28日来自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已收到暂停审查的通知。
至此,尚银基金现任高管“开新灶”的闹剧暂时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李离开了上海银行基金,其余6人都留在了上海银行基金。然而,2019年10月,前监察长史振生被调任首席信息官,总经理刘晓鹏代表他被任命为监察长。
频繁的人事动荡。
事实上,不仅有一些上海银行基金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曹的心腹,韩的心腹”,也有一些是因为个人原因而离开的。
A
此外,1月8日,上海银行基金宣布王玲担任总监,总经理刘晓鹏不再担任总监职务。公告显示,王玲曾在深交所和国内顶级基金公司工作,具有很强的基金从业背景。
回顾2019年,上海银行基金最高管理层也不平静,先后经历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变动。
公司前董事长胡友莲在任职仅三年后宣布辞职,并于当年3月28日由王明接任。后者由大股东上海银行(601229)任命。SH)。
巧合的是,尚银基金总经理的继任者也是大股东派来的“空降兵”。2019年7月,原总经理李·因个人原因辞职,出任上海银行基金总经理。然而,刘晓鹏以前没有筹集公共资金的经验。
据公开信息显示,刘晓鹏曾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财务部经理、工会主席、上海银行浦东分行行长助理、上海银行总行信贷审批中心副总经理、上海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总经理。 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上海银行市南支行副行长(总经理级),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据统计,上海银行基金自成立以来,董事长变更3次,总经理变更1次,总监(包括代理总监)变更7次,副总经理变更8次。
尚银基金对《》表示,人力资源是公司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在充分利用和培养现有队伍的同时,还注重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丰富人才队伍。尽管一些员工因个人原因离职,但更多的人才已经或即将加入上海银行基金寻求共同发展。
分包资金支持规模
在发展过程中,上银基金管理规模萎缩,依赖分包资金和股权资金的资金表现较弱等。不可忽视。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上海银基金的管理规模约为592亿元,在业内排名第48位,较2018年底下降131亿元,这与货币基金规模大幅下降不无关系。
《》记者还注意到,持有上海银基金产品的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多。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末,在公司可统计的15种产品中(各类股票单独计算,下同),除了央行发行的3种农业债券、央行的未来生命、央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外,持有人的比例尚未显示。其余12种产品中,9种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约为99%,机构投资者在央行的持股比例为100%。可以看出,该公司更依赖机构外包资金。
作为一家“银行”基金公司,尚银基金在股权产品领域取得的成绩不多。根据海通证券《》,截至2019年底,上海银基金只有3种股票产品,2019年回报率为31.4%,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87/126。
如果你看看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表现,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只有今年1月21日成立的上银信卓的净值增长率出现了红色,而上银信达和上银的新兴价值、未来生活的增长都是负回报,而上述四只基金都是由基金经理赵单独或参与管理的。
《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记者注意到,上海银联新价值增长、上海银联新达和上海银联未来生活十大仓储股也有重叠,包括美的集团(000333。招商银行(600036)。中国平安(601318)。贵州茅台(600519)。上海),北新建材(000786。深圳),顾家驹(603816。上海)和元祖(603886。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