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捷信消费金融最近宣布推出新的转型战略,这可能为行业开启一波转型浪潮。
作者|愤怒
生产|消费金融渠道
消费金融业应该如何应对新常态?
最近,捷森消费金融发布了“2020-2023战略”。它将增加科技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整合和应用,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警告说,新的冠状病毒将与我们共存很长一段时间,在可预见的未来,病毒可能会卷土重来。
病毒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是暂时的,有些可能是永久的。不可否认,在新冠状病毒的影响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正常状态。
杰特森表示,为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杰特森消费金融将从用户购物习惯和消费场景的转变趋势出发,跳出固有思维,进行金融科技布局的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消费模式。
此前,国内疫情的爆发导致各种消费金融机构姗姗来迟。消费金融频道曾报道,在疫情期间,消费金融公司为了规避风险,收紧了贷款渠道。还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提高了风控标准,导致许多用户报告流通信贷提取渠道已经关闭,导致在疫情期间只能还款,不能再提取。
该银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曾表示,整个2月份信用卡逾期率同比大幅上升。交通银行副行长侯卫东也表示,今年交通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
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员工被迫呆在家里,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借助科技力量及时调整了策略。今天,尽管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一些公司已经在为新的正常情况制定战略,捷信消费金融显然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捷森消费金融公司
信中的陈述,一些先前的行动正在为这种转变铺平道路。内部信件称,捷信未来将更加关注过程自动化和数字化,使用金融技术而不是人力。
在这三年战略中,捷信表示,在线和线下平台建设完成后,消费金融业务将无限接近日常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运输等每个消费环节,使产品类别将逐步从传统耐用消费品扩展到3C产品、家电、家居装饰、旅游、职业教育和健身等垂直领域。
同时,捷信消费金融将继续在业务层面拓展与更多零售商的合作,希望将中小商户融入线下新平台。
新的转型战略应该给日益同质化的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未来,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宣布转型。
从今年开始
捷信消费金融已经发行了两种资产支持型产品,总金额为50亿元人民币。根据相关发布文件,截至去年9月底,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市和312个城市。捷信消费金融与帝辛、苏宁、中宇、于乐等知名零售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捷信已在中国设立了超过29万个POS贷款点,约有43,000名全职员工。
截至去年9月底,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1075.35亿元,收入130.53亿元,净利润10.33亿元。其中,新增贷款695.47亿元,贷款余额926.53亿元。
截至去年9月底,捷信消费金融的资本充足率为11.4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
目前,十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公布了2019年的业绩。此前的三季度业绩预测,捷信的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概率将高于去年。根据以往情况,其全年业绩将很快披露。届时,“消费金融渠道”将得到充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