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达到45%,但中国人“不敢”消费?中国的财富被它“掏空”了?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国人对许多事情的看法都没有改变。尽管这些年来人们手中有越来越多的闲钱,但对稳定的中国人来说,最好的理财方式仍然是存入银行。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的家庭储蓄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20世纪90年代初,家庭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为19.7%。
2019年11月12日,在2020年年度金融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储蓄率十年前达到50%,现在是45%,仍然是世界最高的。
从以上几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真正看到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中国人非常喜欢存钱。
但是,即使中国居民的储蓄在今年第一季度增加了6.4万亿元,并且中国人在今年第一季度每天储蓄700亿元,中国14亿人的消费能力仍然低于美国的3.3亿人?
为什么中国14亿人口的储蓄率高达45%,但其消费能力却不如拥有3.3亿人口的美国?中国的钱在哪里?
众所周知,虽然美国只有3.3亿人口,但它的消费能力却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实际上与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关。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提前计划。他们的消费习惯是将来花钱和别人的钱。美国人民将会花光他们所有的钱而不是储蓄,这样美国自然会比其他国家有更强的消费能力。
中国人呢?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很保守。即使他们口袋里有一美元,他们也必须存50美分。正因为中国人喜欢存钱,所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很高。
然而,过高的储蓄率实际上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每个人都把所有的钱存入银行而不花掉,那就不会促进经济发展。高储蓄率是一个国家缺乏足够消费能力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国家要做的就是实现居民货币的价值转移,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这个国家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中国降低储蓄率的意图很明显。自2005年以来,中国将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作为基本国策。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中国的储蓄率已经从十年前的50%下降到4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确实开始花他们的一些钱。然而,中国人如何花钱呢?
“痴迷”在买房中,房地产的比例很高!曹: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在买房上花费最多。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直对房地产着迷。据相关媒体报道,2018年人均家庭财产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长了7.49%。尽管2018年中国家庭人均财产有所增加,但居民财产的构成仍存在一些差异。
从家庭财产结构来看,我国家庭财产的比重已经达到70%,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农村居民家庭财产净值的比重为52.28%。
从人均财富增长的来源来看,房地产净值的增长是一个国家家庭人均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净值的增长占家庭人均财富增长的91%。
事实上,不仅普通人“痴迷”买房,许多上市公司也“痴迷”买房。
根据《证券日报》报告,截至去年第一季度末,361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808家披露了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中,共有1793家公司持有非零资产,总计1.27万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统计数据只到了去年第一季度末。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人非常喜欢买房,他们对房子的偏好没有改变。
就连实干家“玻璃之王”曹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大多数人最大的消费支出可能是买房。除了房子,大多数普通人可能没有多少实际消费需求和支出。
无论曹说了什么,还是各种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已经从“存钱”转变为“存钱买房”。
高级官员经常“宣布他们的立场”和“拯救家园”。通往财富的路还能走吗?
以前“攒钱”确实能赚钱,但现在“攒钱”还能赚钱吗?目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干预下,房地产市场已逐步走向稳定的方向。自2020年初以来,中国高层官员也频频发表“声明”。
首先,在3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一次研讨会上强调,“住房不是为了投机”,房地产不能用作短期经济刺激。
然后,在4月17日,国家再次重申“没有投机的余地”。不久,4月22日,中国银监会表示将坚决纠正非法贷款投机行为.
从国家高层官员的一系列“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投机在中国不再可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存钱”能让你变得富有吗?
参考来源:
北湾新视野网络-《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中国储蓄率全球最高 这些人存钱多》
经济日报-《一季度中国人每天存700亿元!“报复性存钱”来了?》
中国经济时报-《周小川:中国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明确》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发布——房地产投资高比例预期变化
证券日报-《近半A股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
北京新闻:《曹德旺:大多数人最大的消费支出可能就是花钱买房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如果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首先删除和修改它,谢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