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28日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行总资产7.15万亿元,同比增长6.47%,营业收入1813.08亿元,同比增长14.54%,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658.68亿元,同比增长8.66%,不良贷款率1.54%,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保持平稳增长的“韧性”,总资产达7.4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73%。一季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02.58亿元,同比增长5.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85亿元,同比增长6.75%。不良率继续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52%,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稳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优质发展的质量。2019年,法国兴业银行加权风险资产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轻资产和轻资本运营边际化趋势较好。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5.05%,占营业收入的43.20%。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率和逾期利率“三降”,逾期60天和90天以上的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分别为84%和78%,行业处于较低水平,贷款配置率为3.07%,拨备覆盖率为199.13%,均处于较高水平。
不断优化的经营质量不仅体现了兴业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战略转型的正确选择,也是对股东、市场和投资者的有力回报。惠誉将兴业银行提升至投资级,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将该银行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级提升至A级,为国内银行中最高。该行在全球1000强银行和全球500强银行中的排名也分别跃升至第23位和第213位。
这种结构更加平衡,有企业融资、零售、同业和金融市场这三大支柱。
2019年,兴业银行围绕“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战略布局,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进资产负债表调整和优化,三年实现“三个一万亿”大转折:贷款较2016年底增加1.36万亿元,非标准债务投资较2016年底继续下降1.26万亿元,存款较2016年底增加1.06万亿元。 银行间债务依存度逐步下降,2019年末银行间债务占比21.80%,较2016年末下降12.89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我行核心业务持续加强,全年同类型银行存款、贷款增量和增速保持一致,存款和贷款占“全国半壁江山”。全年新增贷款5074亿元,同比增长17.29%,占总资产的48.16%,同比增长4.45%。存款增加4566亿元,增长13.79%,占总负债的56.99%,比上年末增长4.0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结构继续优化,贷款占比进一步上升至48.96%,存款占比进一步上升至57.89%。
主要流动性指标继续改善。年末,集团流动性比率为75.53%,流动性覆盖率为179.64%,净稳定资金比率为104.57%,均符合监管要求,处于历史最佳状态。
在收入结构方面,利息和非利息净收入“齐头并进”。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收益资产勘查和建设优势,加快主动债务类型和期限调整,实现净利润率和净利差“双升”,分别同比增长10个基点和11个基点。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66%,首次超过1000亿元。另一方面,锚定了光资本和李的方向
2019年,兴业银行坚定培育“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战略。通过科研、科技、控风、协同“四大”赋权,开辟投融资渠道,不断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和产品覆盖面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伴随客户成长,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入转型发展的新世界。
投资银行依靠公司的巨大客户和渠道资源来构建“大投资银行、大资产管理、大财富”的业务地图,并向更广阔的舞台迈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5200亿元,继续保持市场第一。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90%以上。M&A融资和股权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继续建设“债券银行”,投资地方债券1196亿元,投资信用债券2540亿元,投资海外美元债券401亿元。推进投资研究、投资和销售一体化,提高债券投资、交易和流通能力,巩固做市商地位。资产管理业务稳步发展。财务管理子公司成功开业,非资本担保财务管理规模1.33万亿元。符合新资产管理规定的净资产理财产品规模居市场首位,溥仪标准综合理财能力连续10个季度排名第一。资产托管规模突破12万亿元,产品数量保持行业第一,结构进一步优化,估值产品比重继续上升。抓住汇率市场化和LPR改革的机遇,FICC业务迅速发展,成为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支点。理财产品年销售额近6.4万亿元,与大型投资银行、大型资本管理和大型财富管理更加协调。
商业银行充分发挥了投资银行丰富的金融功能,不断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为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公司金融客户操作系统逐步完善,年初客户增长11.91%,公众存款超过3万亿元。绿色金融提前一年完成“两个数万”目标,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增长115%,翻番至2495亿元。零售金融推出了财富和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数量比年初增长了13.64%。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5.6万亿元,同比增长6.83%。私人银行客户超过4万人,比年初增长31.39%。银行间金融继续构建以“结算、清算和托管”为支撑、“投资银行金融市场”和“投资理财”为切入点的新业务模式。客户覆盖率超过90%,非银行资金管理云平台共实现证券资金结算14.8万亿元,银银平台销售各类金融产品7800多亿元。
科学技术带来新动力
场景扩展与生态互联
在银行转型的“后半期”,金融技术成为最大的变量,深刻改变甚至颠覆了银行传统的展示、服务和运营模式。这种流行病大大加快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零接触”服务可能会成为常态。
近年来,兴业银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转型,打造“安全银行、流程银行、开放银行和智慧银行”。2019年信息技术投资3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6%。据了解,该行的科技投资没有上限,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敏捷组织形式,兴业银行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集中科技研发力量
兴业银行在场景拓展和生态互联方面齐心协力,推动F面引领、B面G面支撑、C面推进的开放式银行逐步开花。另一方面,55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了基金管理云平台,与372家中小银行建立了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合作。在机构投资交易平台上注册的金融机构有1472家,在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资金管理器”上注册的客户有1437万。通过“财富云”和16家省级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地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逐步形成涵盖科技、投资、交易、资产管理和财富的开放金融生态系统。2010年底和2011年底,自主开发的小微企业网上融资系统正式上线。“金云平台”实现了“让成千上万的企业进入云”的目标,“智慧城市”专注于为医疗、教育、交通和住宅建设行业创造生态环境,交易额近1万亿元。另一方面,新版手机银行上线,有效客户超过3100万,比年初增长22.71%,信用卡“好兴东”应用新增卡绑定用户825万。
依托科技支撑,兴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网上和云业务的步伐。截至2019年底,网上金融交易替代率为95.35%。爆发后,我行率先推出银行间金融综合在线服务计划,全面推进供应链金融、票据、财富销售等业务的在线处理和云服务。一季度,共向企业提供网上供应链融资2367亿元,各类零售理财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4%,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53%,理财、基金、保险等网上交易量占渠道总量的90%以上。
诚实守信
充分发挥服务主体作用彰显国有金融企业责任
兴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2019年,房地产投资1518.2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548亿元,占公共信贷的19.71%。在同类银行中,余额和比例最高,资产质量良好,不良率最低。非信贷方面,承销实体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174亿元,投资实体企业债券1067亿元。通过表外财务管理,实体融资余额为4812亿元。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客户增长加快,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及性和满意度全面提升。截至2019年底,民营企业贷款客户24300家,贷款余额7388.35亿元,同比增长15.37%,约占公共贷款的40%。普惠公司拥有小微企业贷款客户56400家,贷款余额1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7%和37.01%,超过了“两增两控”的监管要求。
兴业银行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充分发挥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重点发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带一路、长江保护、熊安新区等重点领域。“融资整合智能”推动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为抗击污染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2019年底,共向19454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2223.42亿元,融资余额和客户数量提前超过“两到万”的中期目标。
在这场决定性的反贫困斗争中,兴业银行在工业扶贫、渠道扶贫、产品扶贫、有针对性的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方面齐心协力,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