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除了出行困难、重返工作岗位和再次生育困难之外,许多人还面临着贷款逾期和信用调查受到影响等问题。
在此特殊时期,即时消费金融(以下简称“即时金融”)将向您详细介绍信用调查。
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疫情对经济生活的负面影响,尤其关注困难时期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今年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明确提出要切实保护公众在征信方面的相关权益。
现在,让我们谈谈金融。
1.我应该如何查询信用报告?
在信用报告查询方面,在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将妥善安排信用查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和升级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人们留在室内,尽最大努力通过互联网渠道查询信用报告。
具体操作如下: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pbccrc.org.cn/),通过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该平台提供三种信用信息产品: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汇总和个人信用报告。它采用银行卡验证、数字证书验证、问题验证等多种验证方法。身份验证通过后,提交查询申请,24小时内即可获得信用报告!
2.如果有过期的信用记录,我该怎么办?
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中,监管明确提到,对于因新肺炎感染住院或隔离的人员,需要隔离观察的人员,参与防疫控制的人员,以及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还款的人员,经准入机构确认后,可调整相关逾期贷款,无需提交逾期记录。对于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根据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提交信用记录。
对此,金融机构将积极出台相应措施。例如,在即时财务中,可以提供相关的支持材料,为因疫情影响而逾期的客户申请调整逾期记录。此外,即时财务还将通过扩展和延伸功能降低客户还款压力。
因此,当您认为您的信用报告也需要进行合理调整时,您应该首先联系相应金融机构的官方客服,提供支持材料,并合理传达您的要求。你不应该盲目相信网络上一些所谓的“信用修复行业”,以免落入骗子的陷阱,损害自己的资金。
最后,金融立即提醒每个人理性消费,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利,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保护自己的信用报告,积累自己的信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