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被“砸”就热搜索 恐怕只有太原

2020-07-02 09:2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个记者:程晓玲每个编辑:杨欢

 

太原一直以来的生存意识很低,最近却着火了。

6月27日,太原市委组织部和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致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建议向全国引进2000名左右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并号召三晋学生回国。

《人民日报》微博转发该报道后,迅速吸引了近2万条评论,但几乎是片面的质疑。围观者说,“只有山西能招人挨骂搜身”。

所以,山西可能有点冤枉。

6月初,山西省刚刚出台了12项新的人才政策,提出要克服财政困难,逐步将人才经费从2017年前的1.3亿元增加到目前的7.1亿元,以确保现有人才政策的有效性。

不难看出,这位曾经美丽的“煤老板”在艰难的转折时期对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正在积极转型的太原也在“寻才”中直言不讳地表示,“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高精度的人才”。

然而,从微博评论来看,并没有多少人购买它。——“只谈感情,不谈待遇”,“二线城市的三线工资”,“我不想回去,更别说介绍了”.

太原真的不值得引进“高层次人才”吗?

一封信引发热搜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当人们被抢劫时,引入人才政策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准”。初衷是为全国招聘人才。为什么太原有疑问的声音?

首先,门槛太高,这是热点之一。这次太原市下发的这封“寻才信”针对的是“高层次人才”,主要针对的是应届博士生和硕士生。

根据6月29日公布的《2020年太原市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公告》,太原受到“世界200强大学”、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的限制。

图像来源:《2020年太原市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公告》截图

第二,当太原需要如此高的教育程度时,是否有足够的职位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是一个争议。

许多当地网民指出,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太原缺乏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因此没有太多高层次的岗位可供人才找到工作。

根据《山西晚报》报告,这次人才引进集中在基层一线,为农村地区和社区吸引了1355名人才;关注新基础设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和新业务需求,为相关企业吸引344人;以民生为重点,为教育和卫生系统招募了709人。

换句话说,这次太原市计划引进的2000多名从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中,有一半以上将被安排到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岗位上。

此外,人才引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及政策执行不力也是评论中的高频词。

事实上,政府并非不知道这些长期以来受到外界批评的问题。在山西省“十二五”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各部门发言人指出,山西省人才工作不足:“人才工作与产业转型发展脱节的问题更加突出。85%的引进人才在高校,只有15%在企业;与兄弟省市相比,服务保障政策很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可能做到“一站式”处理……”

太原留不住人

“召唤三晋学生回国,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去建设梦想”,这也是太原“求贤若渴”的诉求。

然而,目前高门槛的人才政策似乎难以吸引外来人才,而就留住本地人才而言,这一常住人口还不到东部一些地级市的中部省会城市的一半,也显得力不从心。

与率先在周边城市——以西开启“强占战”的Xi安和位于南部中原腹地的郑州相比,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庇佑下,呈现出巨大的人口虹吸效应,而太原则长期处于周边省会城市的“围剿”之中:

北方的工业城镇大同不断向300公里外的北京输送电能。与此同时,它也把大同的一群年轻人送上了北上的梦想;

阳泉位于石家庄和太原之间。无论是学习、求职、医疗还是交通运输,似乎都没有理由去太原;

东南部的晋城距郑州仅100多公里,众所周知,运城和西南部的Xi安是紧密相连的.

根据2019年太原市统计公报,太原市年末常住人口为446.19万人,比上年末仅增加4.04万人。通过比较中国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数据,太原在总量和增量上都排在末位。

六个中部省会城市常住人口与年人口增长的比较资料来源: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

对于当地的大学生来说,由于情感惯性、社交圈、生活习惯等原因,他们更喜欢呆在他们学习的地方,这为城市留住这些人才提供了天然的便利。例如,在武汉,那里有许多学院和大学,仅从2019年1月到10月,在武汉学习的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30万。

然而,在太原,以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就业报告为例,该省不到一半的毕业生留在山西就业(41.77%);外省学生留在山西就业的比例更低,仅为6.42%,而学生返校就业的比例为34.35%,外省就业的比例为59.23%。

更不用说山西省只有一所211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而山西大学以山西省命名,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与北京大学同时成立,但现在它连一个211的称号都没有。这决定了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学生。

六个中央省会城市的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对比资料来源: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

弱省会的尴尬

归根结底,一个地区人口流动的重要相关因素在于其周围是否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在这个省份。

告别煤炭工业的黄金时代,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中部崛起的明显加快,山西包括太原在内的区域发展显得有些尴尬:

安徽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全境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省会合肥已成为新的一线城市;湖南、湖北和江西共同建设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至于河南,省会郑州被选为国家中心城市,并与青岛争夺北方第三大城市.

六大省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对比数据来源: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

山西和太原也在努力。

早在2016年,山西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省会城市建设,不断壮大自身实力,逐步增强对全省的辐射和影响,带动全省发展,成为全省发展的第一增长极,真正在全省发挥主导作用。

2019年5月,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心驱动”战略。突出太原都市圈在全省城市化格局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提升太原的集聚辐射功能和核心引领作用。

数据显示,2019年太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28.51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在全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国各省都提出要加强省级政府

因此,在人民呼声较高的行政区划调整中,政府多次提出推广阳曲、清徐撤县、宇泰城市化等措施,旨在为省会太原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11月,太原发布的《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到2022年,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清徐、阳曲“撤县撤区”工作全面完成。

就太原而言,把梧桐树引入金凤凰还有许多教训需要补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