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延伸跨界游戏拼写营销……疫情压力下的茶产业自救

2020-03-11 17:24  来源: 财经新媒体

《财经》新媒体刘洋/文晓蓓/编者

1000.jpg

2019 2019年末,疫情的突然爆发给线下餐馆造成了巨大损失,曾经如火如荼的茶饮料行业也未能幸免。果茶的“大量使用者”李丹妮此前一直保持每周购买3-4杯果茶的频率。在疫情肆虐期间,她不得不放弃购买。“前半个月我不敢买。我直到3月份才开始在网上订购,所以订购频率大幅下降。”李丹妮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

曾经用奶茶喊“延年益寿”的女孩们,在这种流行病的突然袭击下,经历了没有奶茶的日子。对消费者来说,奶茶的缺失并不是世界末日,但对茶产业来说,消费者的缺失相当于被扼杀。

根据《茶饮疫期生存报告》,90%以上参与调查的饮茶企业在疫情期间关闭。其中,65.56%的商店关门,25.38%的商店只有少数几家,只有9.06%的商店开门。在不营业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65.86%的店铺几乎没有收入,而19.34%的店铺减少了50% ~ 80%,占总数的85.2%。(注:该流行期特指2020年1月25日至2月9日。)

1000.jpg

Photo Source:《茶饮疫期生存报告》

整个疫情的到来将会给饮茶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饮茶企业主要依靠商店的形式,需要人流来带来消费。我们估计,疫情结束后,近1万家饮茶店将受到重创,甚至面临倒闭或解散。”中国食品工业分析师朱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

冲击与自救:

门店关闭,成本依然存在,企业必须拓宽边界

据恒大研究院测算,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整个餐饮零售额可能比去年下降一半,约5000亿元,其中餐饮损失最大。

“目前,根据疫情的发展,当地政府要求和商店通知切换门店,门店已经停止或减少了餐饮服务。”Xi查工作人员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

瑞星咖啡员工还向《财经》新媒体透露:“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公司于1月21日启动了关闭部分门店的应急预案,并于1月23日全面关闭武汉门店,公司大部分门店均已关闭。”

在此之前,耐雪茶的创始人彭昕公开表示,“在疫情期间,该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420家线下商店大部分都关闭了。”

商店的关闭迫使企业承担了几个月的非营业收入损失。此外,大多数茶和饮料企业以直接方式经营,商店的租金、劳动力成本和食品损失也成为关闭期间的沉重负担。

据了解,Xi茶和乃雪茶的茶店数量都在400家左右,直接管理的员工超过10,000人,劳动力成本巨大。此外,这两家店的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是普通奶茶店的3-4倍,导致成本压力急剧增加。同时,在网上销售的过程中,企业仍然要承担大量的员工防疫工作,如消毒、口罩、保护外卖员工等。

在巨大的压力下,企业不得不拓宽思路,一方面尽量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它也允许品牌在流行期间继续暴露,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非接触式分销”是企业在这种流行病中的主要途径。

瑞星员工透露,在疫情期间,其无人值守零售系统“瑞吉沟”、“瑞华圈”为消费者提供“无接触”购物。

1月8日,瑞星咖啡宣布跨境智能无人零售,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吉高”和无人售货机“瑞华轩”。幸运咖啡计划通过两个无人值守的零售终端,即没有咖啡机的“立即购买”和没有自动售货机的“立即购买”,将重点放在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

西卡员工还表示,在L疫情期间,所有西卡门店都关闭了POS机,只接受西卡GO微信小程序或美国外卖订单。对于用小程序下订单并去商店取茶的用户,他们可以远程一键打开

就外卖而言,Xi茶还在整个过程中提供非接触式递送。全国范围内的“Xi炒股”迷你计划外卖和美国外卖支持非接触式递送。用户需要通过订购单和电话通知引导乘客将货物放置在指定的位置。此外,奈雪的茶也可以在美团、支付宝和微信上免费提供。

与此同时,茶叶公司正在网络营销中“煞费苦心”。流行期间,乐乐茶发起了“吸云奶茶”运动。奈雪的茶也在微博上发起了类似的活动,通过视频教授制作果茶的方法。西卡通过视频教饮料和甜点制作。瑞星通过各种活动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比如带着大额优惠券和“一对一”饮料折扣重返工作岗位。

1000.jpg

照片:2月18日,乐乐茶推出“云吸奶茶”节目,分享脏茶制作过程。

1000.jpg

Figure:奈雪茶业官方微博

1000.jpg

Figure:乐乐茶业官方微博

关于企业的自救措施,朱表示,在疫情期间,线下店铺大多从事外卖和订餐业务。一方面,它可以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现金流流动性,增加利润;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降低企业整体运营的管理费用。

"自助是不可避免和必要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在自救的同时避免一些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核心。”他还说,企业实行自救对企业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只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适应当前防疫和防疫形势,这是可行的。

活力与未知:

消费正在复苏,但未来的路还未知。

3月,李丹妮感到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她对果茶的“痴迷”让她连续三天单身,并对果茶上瘾。“现在它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购买频率,大约两三天后就能喝上一杯。与流行前相比,品牌和饮酒频率基本没有变化,但购买方式完全依赖于外卖,我暂时不敢去商场。”她说。

随着各行各业工作的恢复,茶和饮料行业的消费者需求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奶茶行业的机会在于,就整体市场消费而言,这种热情仍然很高。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喝奶茶被列为流行后最受欢迎的事情。国家茶叶实验室的创始人罗俊说。

经过这场战斗,“不接触”似乎已经成为饮茶企业未来发展的共识。瑞星和西卡都表示,未来,“不接触”将是主攻方向。

据瑞星员工称,2月24日,瑞星全国大部分咖啡店恢复正常营业。在防疫和控制的背景下,乐凯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在线订购、购买和销售餐饮服务,并结合非接触式配送和其他日常运营模式,减少对商店客流的依赖。

“2020年,无人零售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然后我们将加快无人零售的布局。无人值守零售终端具有零接触、无需排队和更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它们补充了现有的幸运商店网络。疫情的影响也凸显了对无人零售的需求,并加速了其发展。”瑞金咖啡的员工说。

值得一提的是,2月21日的眼部调查数据显示,瑞星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在其经营范围中增加了“零售药品、医疗器械一、二”等医疗相关业务,这也让外界猜测瑞星是否会在其咖啡店销售口罩。

爱喝茶的人说商店正在恢复营业。在这种流行的情况下,茶叶收集柜的应用帮助它实现了“非接触式分配”。未来将在更多城市积极推广,并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方面进行更多创新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报道称,奈雪茶业最早将于今年在美国上市,计划筹资4亿美元。至于未来的发展计划,截至记者发稿,耐雪的茶叶尚未重新上市

电子商务在线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国内奶茶企业增加了12万多家。其中,2018年是奶茶经济爆发的一年。一年内,奶茶企业注册数量达到2万多家。2019年,Xi茶和乃雪茶都获得了1亿级融资,乐乐茶也获得了1亿级融资。

1000.jpg

Chart:乃雪茶叶融资经验来源:查

1000.jpg

Chart:乐乐茶叶融资经验来源:查

1000.jpg

Chart:西茶融资经验来源:查

此前,很多茶业高管披露了西茶、乃雪茶叶和乐乐茶叶的年收入分别为35亿元、30亿元和9.6亿元。

消费者需求仍然巨大。在资本的帮助下,茶产业的发展仍有想象的空间。这是否意味着前景足够乐观?目前,情况仍有待观察。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茶饮料企业的疯狂扩张,许多行业问题也随之而来。烧钱仍在进行,食品安全问题频繁,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能否经受住资本市场的考验仍不得而知。此外,受疫情影响,2020年茶饮料行业的洗牌将会加快。

Lookout工业研究所在其报告中指出,尽管茶叶行业的“网络红店”正在蓬勃发展,但在经历了爆炸性增长后,它们必须面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考验。对于初创资本低、进入门槛低的茶叶行业,模仿者也在激增,但退潮也在迅速到来。两年前风靡中国南方的“功茶”和“熊猫奶罩”等茶品牌早已沉寂。

惠生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EO黄立冲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茶叶产品的需求自然会增加,但这类产品仍然属于传统的消费服务业,资本市场仍然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客观地说,进入这个行业并不困难,但要达到与星巴克相同的水平仍然非常困难。”他谈到。

(注:李丹妮是一个假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