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组合拳”惠及上海20多万纳税人

2020-03-13 16:53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鲍兴安3月11日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市税务机关分三批实施了30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即防控疫情、减轻企业负担、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覆盖上海20多万纳税人。他们在发挥税收功能、促进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提供了“上海税收样本”。

全力推动税收政策落实落地

上海税务机关表示,自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税务机关集中“四股势力”要求“加大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非接触式”税收管理的力度, 努力服务数据大局,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加快实施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抗击疫情、服务企业恢复生产、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让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人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受益感。

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的“痛点”在哪里,税收优惠政策就会送到那里。围绕“快速、准确、稳定”三字公式,上海市税务机关不断“增码”,在非常时期全力推进税收政策的实施。

同时,通过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使用第三方数据,上海税务机关还分类建立了一些数据“子数据库”,如捐赠企业数据、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数据、复工复工生产企业数据等,使政策执行更加准确。

太原生物公司是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数据子数据库中的一个企业。太原生物公司作为卫生防疫高科技企业,首先受到“购买专用防疫设备一次性扣除”等独家政策的精准推广。

"根据疫情防控和产能提升的需要,近期购买500万元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在第一季度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太原生物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同平表示:“根据税务部门的政策,大致来说,我们有60万元的流动资金,这增强了我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扩大生产的信心和信心。”。“

税收大数据显身手

上海税务机关表示,自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税务机关集中“四股势力”要求“加大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非接触式”税收管理的力度, 努力服务数据大局,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加快实施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抗击疫情、服务企业恢复生产、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让广大纳税人和纳税人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受益感。

受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影响,许多生产企业受到原材料供应商产能不足的困扰。上海税务机关挖掘增值税发票数据,帮助困难企业理清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解决原材料缺乏、营运资金不足等问题,努力为各类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服务。

上海久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医院生产洗手液。当20,000瓶洗手液仍在等待交货时,该产品的关键原料甲苯磺酸钠正面临短缺。经过徒劳的搜索,该企业求助于管辖范围内的相关部门。上海嘉定区税务局主动采用发票大数据匹配的方式,将发票名称“甲苯磺酸钠”录入系统,查询出该区相关企业。通过票流分析和供需匹配,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解决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应对企业面临的资本“春寒”,上海税务机关升级了银行与税收的互动模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尽可能服务于数据大局”的要求,上海市税务机关专门成立了一个多部门联动的专题分析小组和数据支持小组,以恢复工作和生产,充分发挥税收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数据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粒度细等优势,围绕行业、地区、企业规模、经济类型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上海市税务局经济分析部主任黄建军说。

(编辑蔡山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