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宇;编辑:赵嘉依
周二,a股走势出现分化,显示出上海市场的弱势和强势格局。上证综指收于2891.56点,下跌0.11%。深证综指收于11015.56点,上涨0.42%。创业板收于2124.15点,上涨1.01%。两市交易额达到5993.6亿元。两市共有62只股票上涨,35只下跌。
在调查小组中,航运、食品和饮料、医疗、医药和其他行业是最大的赢家,而工艺品、民航机场、电信运营、工程建设、通信、钢铁、输变电、天然气、软件、汽车和其他行业是最大的输家。在主题库、体外诊断、基因测序、医疗设备、社会保障、生物疫苗、超级品牌等方面。带路。b股、光致抗蚀剂、数字现金、RCS概念、智能电视、壳资源等跌幅居前。
医疗实力:迈克生物、万泰生物、郑川证券、楚天科技、长虹科技、三友医药、明德生物、九大生物、石硕生物、新迈医药、热点生物增长5%以上。
餐饮实力:A井食品有限公司、爱普股份、惠发食品、黄、道泉、涪陵榨菜、海天美食、三松鼠、店等。上涨超过4%。
当天下午,半导体停止下跌并回升:紫光国威上涨,而科技、长电科技、通福微动力、华天科技、上海硅业、晶科科技、和盛硅业、史兰威等大幅上涨。
巨峰土谷认为,a股在5月1日之前完成了压力测试,并重新进入强势区域。然而,目前的市场成交量难以带动整体上涨趋势。a股重复结构趋势,板块明显转向。市场主流观点对科技股形成了一致而乐观的预期。相反,投资者需要谨慎。科技股周一下跌,周期性股票反弹。周二,科技股在下午反弹,创业板上涨逾1%。一些b股正面临退市,导致跌停板。b股的下跌清楚地表明了非流动性股票未来可能的趋势。从操作层面来看,中线重点关注新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等更确定的行业,短期内可以抓住科技股从超卖中反弹的机会。
[信息面条]
今年1月和4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创下7个月来的新低,扩大内需的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生猪价格和油价下跌,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触及7个月低点,回到“3%时代”。与此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进一步扩大,工业通缩压力出现。分析人士表示,未来消费价格指数可能降至3%以下,价格下的反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扩大内需的政策预计将在未来得到加强。
2.预计近200个重组和再融资股票项目将经历“注册速度”
根据注册制度的审计规则,创业板公司的融资效率有望得到提高。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固定增持不需要上市委员会审核,交易所将直接出具审核意见。关于审核时限,征求意见稿将审核时间缩短至2个月。
3.债券市场调整影响债务基础提高产品和降低费用
近年来,债券市场不断调整,以稳健著称的纯债券基金收益率不断下降。基于债务的吸引力已经下降,新产品也未能筹集到资金。为了吸引投资者,一些老产品开始通过降低费用来吸引投资者。目前的债券牛市能否持续也成为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业内人士提醒债券市场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