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许多农民无法按时外出工作,并借此机会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国家养猪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对以前养猪禁令的修改,许多农民也计划养猪。由于新生猪的涌入,2月和3月仔猪价格飙升,一度从1500元左右涨到最高2400元。即使它是如此“高”,仍然很难找到一只猪。现在养猪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风险不仅来自非洲猪瘟和其他疾病,还来自生猪价格和饲料价格的不稳定。这不是猪价一个接一个下跌,豆粕价格持续上涨的最近时期。养猪遇到了“困难和困难”。农村分散的农民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下图显示了最近一个月的生猪价格趋势。可以发现,生猪价格从最高的36.61元/公斤下降到33.75元/公斤,下降了2.86元/公斤,130公斤肥育猪的利润直接缩水近400元。也许自育猪农的感觉并不强烈,但这对购买仔猪养殖的农村自育猪农有很大影响,因为他们捕获的仔猪价格太高,如果生猪价格继续下跌,他们可能会面临亏损。
因此,作者建议,在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时候,必须允许农村自由放养的农民在合适的时间投放市场。从目前生猪价格来看,市场上生猪的重量控制在250-260公斤更为合适。如果饲养牛和猪,它们将面临两种风险:
一个风险是生猪价格下跌。据专家称,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能够繁殖的母猪数量持续上升。今年2月,全国27个省份的母猪繁殖数量逐月增加,这一良好趋势在3月份持续。随着产能的不断恢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已成为业内共识。
另一个风险是非洲猪瘟。尽管非洲猪瘟在2020年1月和2月稳定了两个多月,但随着南北价格差距的加大和生猪价格的上涨,一些非法分子开始了生猪运输的想法,导致了一系列非流行病。非洲猪瘟持续时间越长,患病风险越高。
另一个问题是占养猪总成本大部分的豆粕价格上涨,而豆粕是养猪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随着国际疫情的恶化,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的大豆价格也出现了全面上涨。特别是3月底,东北粮库收购的大豆价格达到4200多元/吨,优质大豆价格甚至超过4400元/吨。随着豆粕价格的上涨,饲料价格也上涨了。农村家庭应该如何应对?
1.将全价材料变成自配料。虽然自配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不如全价材料,但全价材料价格昂贵,性价比高,特别是在自由放养量少的农村家庭。自配料可以完全满足养猪场的饲料需求,是应对饲料价格上涨的有效方法。
2.寻找豆粕的替代品,包括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等。都是豆粕的替代品。当豆粕价格合理时,杂粕的价格优势不明显。然而,随着豆粕价格的上涨,杂粕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如果补充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提高杂粕的饲料利用率,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村地区的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豆粕替代品,以降低饲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