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贸数据喜忧参半出口数据超出预期

2020-05-08 09:41  来源: 大众证券报

自今年以来,中国出口首次出现正增长。根据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4月,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总额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

4月份,进出口总额为2.5万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达到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如果以美元计价,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552.2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出口20020.8亿美元,增长3.5%。进口总额1549.4亿美元,下降14.2%。贸易顺差453.4亿美元,增长2.5倍。

“与3月份相比,出口同比增长11.7个百分点,大宗商品出口同比增长为正,超过市场预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示了我国经济的实力和韧性,但与此同时,进口数据的明显下降令人担忧。总的来说,稳定外贸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中国邮政证券研究开发部固定收益分析师魏大鹏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出口的过度预期主要是由于对海外疫情的过度悲观预期导致生产活动停滞,而中国商品因提前复工对世界产生替代效应。

从出口国的角度来看,4月份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商品出口继续下降。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分别同比下降15.9%、6.6%和2.2%,环比分别收窄7.7%、7.6%和11.9%。然而,总体表现仍然相对较弱,疫情仍然限制了发达经济体的需求。至于新兴市场,中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在4月份继续增长。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4月,中国对东盟的商品出口同比增长3.9%,比上个月增长1.5个百分点。

根据月度数据,4月份中国商品进口同比下降10.2%,比3月份下降12.6个百分点。但从大宗商品进口量来看,4月份中国原材料、能源和农产品进口量有所增加,海外商品价格下跌是进口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以主要能源商品为例,4月份中国原油、煤炭和天然气进口累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6.9%和1.5%,但三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分别下降了8.9%、4.9%和15%,钢铁和铜等主要周期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也大幅下降。

“4月,中国机电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表现有所改善。前四个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605.4亿件,同比增长31.1%。在国内“新老基础设施”共同努力的背景下,上游循环商品和高科技产品有望共同支撑中国的商品进口。”魏大鹏进一步指出,目前,随着海外疫情的逐渐缓解和生产恢复的加快,预计5月份出口数据的高可能性将继续改善。

业内人士表示,总体而言,4月份中国外贸数据喜忧参半,出口表现超出预期,或由于订单积压仍处于交货阶段,而防疫材料出口和出口替代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4月份的出口水平。进口增长率明显下降。进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国内需求复苏放缓和人民币汇率疲软。从中国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来看,生产端的复苏相对快于需求端。目前,海外疫情初步稳定,全球需求仍相对较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