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和美国今年的净资产增长率为-21.6%,在同类中排名垫底。同时,公司的“一拖多”现象十分突出,反映出公司的投资和研究人员都捉襟见肘
《投资时报》研究员齐
今年a股市场的“过山车”趋势使得许多基金产品利润和净值损失比比皆是。
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基金)也未能幸免。风能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该公司37种产品(各种股票单独计算,下同)今年的净增长率已经下降,17种产品的年收入低于5%。首当其冲的是银河系和梅生,年内的净增长率为-21.6%,在同类中排名垫底。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投资时报》注意到,该基金的规模也处于萎缩的困境。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该基金的管理规模仅为1.28亿元,接近2018年11月22日首次发行规模的一半。
从投资和研究团队来看,银河基金的人员非常缺乏资源。基金经理“拖延”已经变得很正常。刘明还单独管理11只基金,参与管理19只基金,基金类型包括主动股权基金、中长期纯债券基金和被动指数基金。
37种产品在这一年中损失了净值
在今年的a股市场波动期间,银河基金已成立近18年的产品表现并不令人满意。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银河基金旗下共有105只基金,而今年37只基金产品的净增长率为负,其中17只产品的年收益率低于5%。如果时间延长到它成立的时候,公司的10只基金的净增长率仍然是浮动的绿色。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和生活是今年表现最差的。风能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和过去一年的净增长率分别为-21.6%和-12.06%,类似的排名分别为994/994和767/787。如果时间延长,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净增长率为-1.78%,业绩依然惨淡。
从选股情况来看,《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2019年的四个季度里,银河和梅生的主要股票都是金融股,而去年的基金报提到的“蓬勃发展的:电脑、5G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几乎没有涉及。这与前基金经理袁担任研究员期间的研究方向不无关系。
面对银河和美国的低迷表现,银河基金给出了更换基金经理的解决方案。2月17日,银河基金宣布,原基金经理袁·离职,离开银河,离开自己的生活。郑维山受聘与娄华峰共同管理该基金。然而,自该基金经理于2月17日被替换以来,该基金的日增长已连续21个交易日保持绿色。
事实上,郑维山和袁并没有同样的重仓股选择。前者更喜欢科技股,自今年以来,科技股一直有望上涨,但最近大幅下跌。
然而,仅由袁和郑维山管理的基金的业绩是令人满意的。风能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郑维山管理的银河创新增长今年取得了13.86%的收益,在同一个类别中排名22/994。今年以来,袁分别管理的银河智慧主题和银河蓝筹股的回报率分别为8.37%和4.66%,类似的排名分别为104/1899和155/994。
银河与美国生活表演
数据来源:风
基金经理通常会“拖延得更多”。
研究人员《投资时报》注意到,除了基金业绩不佳外,银河基金还有一个相对明显的“一拖多”现象。
Wind数据显示,银河基金目前有105个产品和19个基金经理,平均每个基金经理管理5.53个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基金的四位基金经理、陆、刘明和分别管理和联合管理着10多种产品。最大的基金经理刘明单独和联合管理30只基金(各种股票单独计算)。
这种短缺与公司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替有关。风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银河基金已有8名基金经理在过去五年中离职,其中包括“老将”索福
此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银河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的平均服务年限为5.22年,而姜磊、刘明、张培、陈博臻、郑维山、余克淼等12名基金经理的累计服务年限尚未达到平均值,其中郑维山的累计服务年限仅为0.9年。
在基金经理变动的同时,银河基金管理层并不平静。以总经理的职位为例。银河基金在过去五年里已经改变了四次,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去年5月30日,银河基金宣布原总经理范·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董事长刘丽达担任总经理。到目前为止,公司总经理已经空缺了近十个月。
在管理规模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银河基金管理规模为971.04亿元,同比增长7.86%,主要受混合基金规模推动。截至去年底,该公司的混合基金为173.91亿元,同比增长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