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银行业也未能幸免。
在该行的所有业务中,依赖线下促销和消费场景的信用卡业务无疑受到的影响最大。发卡量和交易量的下降、资产质量的压力以及信用卡透支数量的增加都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信用卡业务表现提出了挑战。
危机并存。面对多重困难,银行也开始加强网上转型。例如,虚拟信用卡和在线现金贷款产品正在逐渐成为趋势。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在线服务,对大数据智能控风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本文将分析银行信用卡的影响、虚拟信用卡和自营现金贷款的发展趋势以及大数据风险控制的潜在价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011财经、中国电子银行网等。
1
流行病形势下银行信用卡遭遇困境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与去年春节相比,78%的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损失了100%以上的营业收入。根据联邦政府的预测,从1月到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额同比下降了41%,这是近20年来的最大降幅。
线下消费的下降也极大地影响了信用卡的整体交易量。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2019年在线年度绩效会议上表示,2月份信用卡客户数量同比大幅下降。
除了交易量下降,信用卡发行数量也大幅下降。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已导致各行业的线下营销渠道几乎失灵。在可选网上营销渠道数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包括银行在内的各行业对网上渠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客户的单价也将显著提高。
事实上,不仅国内信用卡业务受到严重冲击,海外信用卡消费收入也出现下滑。3月3日,维萨发出警告,持卡人海外消费明显放缓,预计本季度收入增速将比1月30日发布的预测低2.5-3.5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回暖,信用卡交易量可能很快恢复,但银行资产质量管理面临更大挑战。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逾期率将在2月份上升。
目前,随着监管要求的实施,许多银行出台了延期还款、减免费用等政策。对因疫情而无法按时还款的持卡人,合理延长还款期限并降低相关费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行在确定哪些群体受到疫情影响、哪些群体的还款能力暂时受到影响方面遇到了困难。
例如,一些持卡人会以疫情为借口编造理由,如工资支付不及时等。故意拖延还款或要求减免费用,而这种行为很难得到证实。
2
虚拟信用卡和在线自营现金贷款正逐渐成为趋势。
然而,机遇总是在困难中孕育。
对于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发卡量和交易量的双重下滑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拥抱互联网金融的难得机遇。在这种加速中,虚拟信用卡可能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由于人们的交易活动现在正从线下转向线上,而且在线场景越来越丰富,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人们持有实体信用卡的需求已经减弱。只是由于习惯性因素和接受互联网的意愿,虚拟信用卡一直缺乏上法庭的机会。
事实上,虚拟信用卡从申请到最终批准要比传统信用卡短得多。此外,更重要的是虚拟信用卡不需要面对面的签名,这已经成为其目前的核心优势。
现阶段,传统银行普遍与金融技术合作
除了虚拟信用卡之外,由于疫情和监管的双重因素,网上自营现金贷款产品也正成为比信用卡下沉更多的用户的趋势,这似乎是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新起点。
业内人士表示,与消费金融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相比,银行仍拥有相对较好的客户群资质,受疫情影响较小。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其他因素,如逾期率上升和资金来源有限,服务能力有限,为银行扩大用户数量打开了机会之窗。此外,与市场上的类似产品相比,银行以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金额向客户贷款。此外,由于监管严格,此类产品不存在在消费金融市场受到广泛批评的“斩首和利率”等违规操作现象,大大提高了业务合规性。
3
大数据风控制满足需求爆发期
据了解,该行的自营现金贷款产品最早出现在2015年左右。然而,当时能够推出类似产品的大多数银行都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这两者加起来不能超过18家银行。中国有4000多家银行,大多数其他银行无法推出此类产品。
原因是控制个体户现金贷款的风险更加困难。
银行自营现金贷款产品的客户比信用卡覆盖面更广,包括比信用卡吸收更多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在以前的信用报告系统中没有信用记录。为了判断他们的信用,他们需要使用银行系统之外的数据,比如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数据。将互联网大数据用于风力控制建模要求银行的风力控制系统拥有精通数学、计算机和银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每年在市场上赚取数千万美元,主要分布在几个一线和二线城市。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实力雄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和研发实力雄厚,待遇优厚,能够吸引相关人才加入并组建团队。然而,由于资本实力不足,大量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商业银行跟不上金融科技人才储备和研发实力,也无法提供足够高的薪酬。此外,由于经营体制、区域环境等原因,这些人才难以招聘。
从2019年开始,中小银行将开始探索自营现金贷款产品。据011财经报道,这些中小银行大多购买金融科技公司的风力控制服务。这使得中小银行突破了瓶颈,具备了网上自助网上消费贷款产品的基础。
然而,银行需要许多第三方风力控制服务提供商的帮助才能使用金融技术公司的模式。因为许多金融技术公司向银行出售模型,不提供后续服务。这样,银行在使用模型时仍然存在问题,即不能理解模型,不能反复维护和升级,因为银行的大部分风控人才都熟悉传统的风控逻辑方法,缺乏基于信息技术和算法的大数据风控能力。因此,银行需要第三方风控服务提供商帮助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风控策略调整模型和策略,培训内部专业人员,逐步提高大数据风控能力。
现在,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随着银行客户的逐渐减少,现有的消费金融市场和小微企业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被重新塑造。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优质客户被银行抢走,这意味着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的客户也可能需要进一步下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第三方风力控制服务提供商,也可能有更大的机会。
由于传统的风控方式过于依赖线下审核和抵押质押来有效判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信用状况,银行客户逐渐下沉后,对大数据风控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信用科技服务提供商,CCRC一直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智能风控服务的“数据规则模型”三位一体,促进信用评估的智能化和信用价值的拓展。面对这一巨大的需求和机遇,中国信贷将依靠多年在这一领域的实践经验,帮助金融机构管理风险,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