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信银行常常给“大客户”一顿痛打。今天,农业银行的员工非法盗用了客户210万英镑的银行存款。曾经最值得信赖的银行甚至不能保护客户的财产。
写作|张浩东
生产|支付百科全书
最近几天,银行一直在争夺热点,各种问题相继被报道。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暴利收集、原油宝藏事件、窃取用户信息、注册等?
最近,另一名用户报告说,他在农业银行的210万存款已经消失,因为他被银行雇员盗用贷款。
210万笔存款已经消失
在风暴警报中,没有一家银行是平静的。作为六大国有银行之一,农业银行一直保持低调。然而,这一次,农业银行员工挪用用户存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支付百科全书》报道,志女士在河南遇到了一个烦恼。在疫情期间,当在家中检查账户时,发现210万元的存款不知何故消失了,没有任何消费或转账。她很担心芝女士付不起账单。
起初,由于业务需要,智女士在农行办理业务,并在客户经理的推荐下办理了u dun。处理后,客户经理没有将u dun交给zhi女士及其家人,而是由农业银行客户经理代为保管。
后来,智女士突然收到一条210万元的转账短信,这条短信不是智女士自己操作的。在向中国农业银行巩义和村支行询问情况后,智女士得知是该行的客户经理。
智女士与客户经理沟通过多次,对方说她确实使用了这笔资金,并私下向智女士承诺她会偿还这笔资金,每年还款12万元。
智女士和她的家人不能接受这个解决方案。如果采用这一解决方案,智女士的210万元银行存款需要近20年才能还清。智女士和中航客户经理未能达成一致。
侯智女士联系了农行巩义社村支行相关负责人,但相关负责人否认。负责人说:“根本没有参与。这与银行员工无关”。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非法挪用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是银行员工第一次非法挪用用户存款。在此之前,一家银行的公安县支行的出纳员因沉迷于网络赌博而负债累累。他们利用当出纳员的便利,挪用尚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进行还款和网上赌博。
此外,今年2月,司法文书网公布的一项判决显示,湖南沅陵农业商业银行一名90后员工因挪用单位和客户资金,将资金从空存转为实存,私自抽走客户资金,共被判444.76万元。
对于这种行为,挪用客户资金的主观故意是显而易见的,而挪用的客观行为是实施的,挪用数额较大,已经构成挪用资金罪。
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安全没有受到质疑。用户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因为他们信任银行。在银行员工持续非法挪用用户资金的背后,银行的风控系统漏洞也暴露无遗。
自去年以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开始加大对银行的处罚力度。银行已经开出了许多罚单,其中许多都与银行雇员有关。银行雇员欺诈和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也是罚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而言,风力控制无疑是整个局面的生命线。内部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检查,防止银行员工获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