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五大困难缓解压力行业倡导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2020-02-27 14:48  来源: 蓝鲸Insurance

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疫情肆虐,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影响。自2月份以来,出口信用保险在政策层面被频繁提及,将其定位为解决疫情对外贸企业影响的有利起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外疫情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将对出口企业起到更大的补偿和支持作用。要进一步扩大短期保险覆盖面,引入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提高承保效率,创新承保模式,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减少损失。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贸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业内专家建议,应适当放开财产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加强主体资格审查,在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和创新承保模式方面,不仅保险公司要创新,保险公司也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大对非传统风险的保险投资。疫情带来的风险教育也有望成为中国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edce-ipzreiw5883247.jpg

compensation支持出口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护对外贸易,稳定预期。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如复工、运输、交货、订单接收、融资等。如何充分发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稳定外贸和稳定预期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

2月21日,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承保效率,创新承保模式,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减少企业损失。支持重点出口企业尽快恢复工作和生产,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这种流行病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长期的停工和停工。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对中国产品的检验检疫措施,限制航班和人员入境,对中国的制造、建筑承包和运输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自保网执行董事曹志宏在对蓝鲸保险的分析中表示。

目前外贸企业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订单的取消上;外贸企业因业务中断造成的日常经营成本损失;不履行合同导致违约责任的损失,合同项目的延误导致损失。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承保海外买方的违约责任、海外政治和商业风险,并能承担企业的部分损失。

曹志宏指出,随着我国各省疫情的好转,疫情正在国外一些国家蔓延,“将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更长时间的影响,涉及企业范围更广,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更大,预期损失更严重”随着国外疫情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将在补偿和支持出口企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据了解,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项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政策支持措施,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外国投资和外国项目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护。这也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定原则上允许的一项政策支持措施。

早期的PICC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都负责办理出口信用保险。2001年,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唯一支持对外贸易发展与合作的专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此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接管了政策性出口信贷的“负担”

进一步突出重点,根据政策指示要求,行业目前正在建立对疫情企业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为疫情企业提供重点支持服务。应全面覆盖保险,加强对订单取消等风险的保护,并为索赔开辟绿色通道。赔偿应该完全包括在内,并应迅速作出赔偿。

同时,我们将增加对暂时面临困难但有订单、市场和信贷的企业的支持。我们将进一步降低保险费率,简化挂失和索赔程序。对于未及时缴纳保费的出口企业,我们将合理延期缴纳保费,并在确定损失和赔偿时采取相应措施。

业内有人引入蓝鲸保险,通过改善“政府银行信用保险”模式,进一步扩大短期信用保险的覆盖面。例如,出口企业在政府、银行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可以将应收账款或保单赔款的权益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缓解资金问题。

中央金融国际研究所所长陈晖建议,监管可以积极动员其他财产保险公司参与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提供更加准确的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

相比之下,曹志宏持较为谨慎的观点:“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保险。它要求保险公司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能力,而不应该向所有中小保险公司全面“开放”。他说,目前大多数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不具备经营信用保险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应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开业,并加强对经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资格审查。

事实上,随着“一带一路”投资的扩大,中国外贸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有必要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保险业的供方改革和转型升级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监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鼓励保险企业创新。

“但更重要的是,有需求才有市场,我们也要注意提高外贸企业的风险意识。”曹志宏认为,以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成本原因没有信用保险和业务中断保险,因此风险发生后影响很大。

从行业角度来看,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创新承保模式,不仅需要保险公司的创新,也需要保险公司提高风险意识,加大对非传统风险的保险投资。长期以来,财产保险行业一直被汽车保险和财产保险等传统产品所主导。对信用保险、业务中断保险和责任保险等创新型保险的关注不够。这种风险教育也有望成为中国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