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家庭储蓄率意味着什么?

2020-04-26 09:52  来源: 不执著财经

根据央行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总额增加了6.47万亿元(去年同期为6.07万亿元)。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已达87.8万亿元,人均存款62700元,人均存款169300元。这意味着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过去,中国一直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尽管中国的年轻一代(90后和00后)不太倾向于存钱,甚至更喜欢超支。但总的来说,中国居民喜欢在银行存款。习俗没有改变。那么把这么多钱存进银行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高储蓄率表明中国人比欧美国家更能抵御风险。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每年3万元,现在人均储蓄存款为6.27万元,这意味着普通人手中的储蓄相当于两年的收入。这意味着即使你不工作两年,你的银行存款也足以维持生活。然而,来自欧美国家的人喜欢超支和花钱。万一发生紧急情况,他们甚至不能在家休息一两个月。最近,尽管美国的疫情相对严重,但仍有许多人走上街头,希望重返工作岗位并获得充分就业。

第二,中国的高储蓄率也表明人们没有强烈的投资意识,中国没有很多安全的投资渠道。因为银行存款可以保证资本和利息。尽管存款可能会缩水而不会引发通胀,但如果你投资于高收益和高风险的产品,你将会损失所有的钱。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产品已经逐渐打破了刚性支付,社会投资回报率已经下降,这让那些厌恶投资风险的人觉得把钱存在银行更安全。

第三,中国的高储蓄率表明社会保障相对薄弱。中国人不可能不存钱,比如养老金、子女教育、购房和医疗保健。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低,大多数人只能依靠储蓄作为补充。也有大量的普通人在存钱以保护他们的晚年。

第四,高储蓄率也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低。目前,中国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为3-5000元,而且收入不高。在维持基本日常开支的情况下,如果有多余的钱,就会存入银行。然而,欧美国家的收入相对较高,在食物和衣物充足的基础上,可以提出更高的消费需求。我国的消费必须主要依靠基本生活,如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欧美国家主要吃、喝、玩,追求生活的享受。

第五,高储蓄率将有助于银行提高利润率。众所周知,银行融资成本最低的是储蓄存款,而来自余额宝等货币资金或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成本非常高。人们储蓄越多,流动性越强,利率空间越大。因此,最近央行下调LPR利率表明,银行的利率空间太高,这部分利润体现在贷款端,用于降低消费贷款、抵押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等。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达到6.27万元,这不仅表明中国老百姓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强,也表明国内社会保障还有改善的空间。这表明,中国大多数居民更喜欢存钱,而不是扩大消费,而且中国的无风险投资渠道仍然太少。高储蓄率对银行有利。随着银行融资成本的下降,利润将会增加,在贷款端可以给予更多的利率优惠。总之,高储蓄率对国家有利也有弊。从目前国内需求启动的情况来看,高储蓄率将导致消费无法刺激经济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