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领域风险的暴露,纪检监察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调查也大大加强。自2019年以来,经常有报道称,金融机构受到处罚,高管受到调查。2020年,这一趋势有增无减,并有所加剧。
特别是进入今年5月后,相关消息被密集发布。5月7日,原温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行长吴华被“双开”。5月8日,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因涉嫌受贿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5月12日,鸡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陈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他主动自首,并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调查。同一天,蚌埠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检查。
2019年,一大批银行高管在金融反腐中被查处落败,涉及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在今年的调查对象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前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伟栋目前正在接受审查和调查。
根据不完全的公共信息统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自2019年以来,已有近50名银行高管离职。在国有银行接受调查的高管主要是分行行长和总行部门总经理,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商业银行的高管大多是行长。
区域银行治理问题严重
城市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混乱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在今年陆续曝光的一些中小银行案例中尤为明显。
目前,吉林银行行长张宝祥受贿案的调查工作已经完成,移交审查机关起诉。这不是吉林银行高级管理层第一次被调查。前董事长田也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不仅董事长,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受到了调查。2018年,该行副行长兼党委委员受到调查。
吉林银行最初是吉林最大的银行。2016年资产达到4322亿元,之后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5月12日,两家农村商业银行高管同时接受审查和调查的消息,再次放大了农业商业银行背后的管理问题。其中,鸡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陈伟主动自首接受审查,蚌埠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检查。
不仅许多银行高管案件发生在纪检一线,司法领域也出现了大量区域性银行纠纷。中国司法文献网最近发表了许多与刑事判决相关的文章。浙江滁州银行信贷人员与企业所有者一起伪造房产证、土地转让合同等材料,从银行获得600万元贷款。渑池农业公司的信贷人员因非法借贷被判5.5年等徒刑。
金融监管机构的罚款更加频繁。记者从今年第二季度,即从4月1日至今,统计了金融监管机构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商业银行的罚款。在此期间,约有70家银行受到监管处罚,其中大多数
中信银行果断处理了庞氏骗局,解雇了涉案人员,中国保监会也发布通知,启动备案和调查程序。后来,建行很快也卷入了类似的案件。根据淮安警方最近公布的一个案例,在一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中,建行的一名员工参与其中,仅通过帮助查询客户银行的可用信息就获利30万元。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新鲜,但在新的环境下,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监管部门也逐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4月份对银行机构实施的监管处罚中,有一条相关的处罚信息。例如,岱山农业商业银行因违规披露客户信息被舟山市监察局罚款3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判3年银行业务禁止令。
(作者: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