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看存款数据,那么很少,因为有官方的存款数据统计。在2015年中国推出《存款保险条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当时获得的数据是99.67%的银行账户存款低于50万元,也就是说,只有0.37%的账户存款超过50万元,这就是为什么《存款保险条例》年中国的银行破产债权限额是50万元。然而,这只是50万元,是100万元的两倍。因此,我国真正拥有100万元存款的只有少数。
当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人们现在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存款,还有普通股、金融产品、基金、保险、国债和金融衍生品。许多人把他们的资产放在这些投资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存款账户上。因此,商业银行的存款数据不能代表我国居民的真实财富价值。例如,2018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包括银行融资、信托计划、保险基金管理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四大部分)总规模约为124.03万亿元,几乎是同期银行存款(72.44万亿)的1.71倍。然而,这些不包括国债、贵金属和金融衍生品等其他产品。否则,如果总规模达到同期银行存款的两倍以上,应该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存入的资金仅占其金融资产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存款保险条例》乘以3的数据应该是一个相对真实的数据。
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即使乘以3,50万元以上的人数也只有0.37%*3=1.11%,这只是50万元的数据,我们可以给出100万元的一半,也就是说,扣除房地产后,只有0.55%的人仍有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截至2019年底,我国16岁以下人口约为2.5亿(这些人普遍没有储蓄)。考虑到偏远地区的一些农村人口也没有银行账户,我们只需估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约为11亿,然后按0.55%的比例计算,如果可用资金超过100万元,则约有11亿* 0.55%=605万人。
截至2019年底,中国有2854个县级行政区划(851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旗、2个特区和1个林区)。根据这一数据,每个县级地区的平均人口数约为605万/2854=2120人,这意味着一个县有近2100人的存款超过100万元。我认为这些数据相对真实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