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监局发布文件 影响10万亿元的“大蛋糕” 许多地方也正在被整顿

2020-06-17 16:37  来源: 金牛说财富

6月12日,北京银监局发布《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要求,今年将“控制”结构性存款。对于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逐月缩减结构性存款规模。最终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之内。

但是,随着北京银监局《通知》的发布,各地区银监局也计划出台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那些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它们发布了业务风险警告,让它们慢慢恢复正常。

然而,当涉及到结构性存款时,许多人可能仍会感到“困惑”。事实上,近年来,结构性存款的声誉逐渐赶上了存单,赢得了许多储户的“青睐”。大约在2018年,结构性存款一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它不仅受到储户的欢迎,也受到银行的欢迎。

什么是构造沉积?首先,它仍然属于存款的范畴,所以存款保险制度适用于50万元以内的本金和利息。其次,它也是一种与金融衍生产品相联系的金融产品,可以获得高回报。结构性存款就像是将定期存款和期权结合在一起的产品。因此,它不仅可以获得高收入,而且还具有保本的优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结构性存款会受到公众的欢迎。

结构性存款作为盈利的增值产品,通常是利率产品、汇率产品或创新存款产品。因此,它更适合对回报有一定要求的存款人。此外,由于它与利率和汇率有关,储户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了解一定的外汇汇率和利率知识。不仅如此,选择结构性存款的储户必须准备好承担风险。

结构性存款的特殊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们都应该知道,该银行几年前就已经取消了所谓的“保本”服务。对中国人来说,在财务管理领域,最关心的可能不是收入情况,而是资本能否得到保证。然而,结构性存款在退出市场后,似乎已经发展成为资本担保金融产品的“替代品”。

事情就是这样。为了吸引更多的储户,一些银行一直在不断扩大其结构性存款业务。然而,这对于市场来说不是一个好趋势。早在去年,随着《资本新规》的颁布,银行再次被明确要求禁止发行保本金融产品。然而,2019年10月,全国结构性存款余额(约10万亿元)确实下降了。2019年10月,与上月相比,下降了5000多亿元。

今年初的一些事件再次让一些银行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构性存款上。为了吸引更多的储户,许多银行增加了结构性存款业务。因此,许多银行的相关业务出现了过度增长。因此,6月12日,北京率先发布了《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现在,许多银行和保险监管机构也在计划调整结构性存款。该银行的“吸收和储存储备的产物”将迎来另一场重大改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