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林著作长篇小说《桃李芬芳》引热议

2021-09-18 17:26  来源: 新华财富网
  一场校园里巧笑倩兮惊鸿回眸的传奇

  彭冬林著作长篇小说《桃李芬芳》引热议

  本网讯 江浩然报道:“每个人青春的河流上,都航行着一艘相思的小船。”7月至9月17日,长篇小说《桃李芬芳》(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作品著作权登记证书号:国作登字-2021-A-00202861)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这是该书扉页上的一句话,激起众多读者强烈阅读该书的兴趣。该书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樟树土著作家彭冬林的一部力作。彭冬林是跨界作家,他在当地是著名的电视片制作人、国家一级摄影师。他对家乡樟树有着炽热的情感,他笔下长篇小说《桃李芬芳》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古镇樟树真的很古,古街上厚厚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溜光,向人们倾诉着古老而又漫长的记忆。古木雕花的楼阁,不知有多少精致的表情和故事。宛如雨滴,轻盈幽静。

  

 

  彭冬林 剧作家 国家一级摄影师

  长篇小说《桃李芬芳》以赣鄱四大古镇之一的樟树为背景,讲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镇樟树中学的一场传奇,一场校园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惊鸿回眸的传奇,一场关于青春、求学、少男少女朦情的传奇。

  彭冬林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作家,他在创作中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潜心研究问题,努力去发掘古镇樟树那些在历史的尘封下、在现实的纷繁中,具有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的主题。悉心捕捉生活中的动人情愫,传达出生活各层面的温暖和力量。他的作品浸透着心智、汗水和弥足珍贵的情感。

  

 

  《行走的风景》系列片之《芦岭》拍摄组合影(左一编导:彭冬林,左二主持人:杜舟)

  长篇小说《桃李芬芳》以古镇樟树为背景,讲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樟树中学(省重点中学)高中文科 A 班青年学子求学励志青春洋溢的故事,刻画了一批平凡而又生动的人物:陶里、马艺娟、王乃伦、方峰、童林、高燕、郭书琴、郑梦宜、苏都竹兰等等,这里就有了他们丰富多彩的青春,他们组织一起去夜宿玉华山,众人背负着沉重的登山包,躬身沿着山道向上挪动,像一群黑压压的蚂蚁,背着明晃晃的粮食。

  这里也有“江湖有险,闲梦远。千万愁,愁极在天涯啊。”童林为创作剧本到航运体验生活,长蛇似的木排由一艘货船牵引着在鄱阳湖上逶迤蜗行,童林极目远望,但见一山雄峙,云渡险脊,雾隐幽潭,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危险正在靠近,童林和陶里身处大雾中,如同披了一件薄薄的轻纱,好不朦胧。再看那天边,却是吓得瞠目结舌,只见乌云把天空布置得黑沉沉的,好像要压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值得去看看,这就是 600 多年前,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水域,发生在鄱阳湖上的诡异之象。

  书中讲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活令人羡慕:那时的校园活动多,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要唱十五分钟的校园歌曲再放学,唱《童年》、唱《外婆的澎湖湾》、唱《牡丹之歌》、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看电影,学校包场以班为集体组织排队从学校走进电影院,有意思的同学会换票和有意思的人座位挨着,盼望电影里的光线暗下来,好乘黑偷偷地拉一拉手。一年四季,组织学生到学校农场劳动,耘禾、拔草、插秧,有蚂蟥叮在女生的粉腿上,满田地惊呼,这时就有男生英雄地出场,帮助抓蚂蟥,看得一旁的女生恨不得也有蚂蟥咬自己。割稻子、收禾、打谷子,脚踏打谷机,双手紧握一把稻禾,“嗵、嗵、嗵”地放在上面脱粒。脱粒后的谷子反弹打在脸上好痛,女生们“哇哇”地叫,这时又有男生英雄地上机,将女生换下来传一传稻禾。常常是一个班一水的男生在一线,后方都是红旗飘飘的,好场面啊。

  

 

  这些都是樟树古镇七大街八大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青春时期的土著居民,手持长篇小说《桃李芬芳》与彭冬林(第一排中)合影留念

  读者欧阳细珠(浙江杭州,职业:公务员):《桃李芬芳》是一部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长篇小说,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享受远离喧嚣的都市,来到天然氧气充足的竹海山林,听一听山泉和野鸟的天籁之音,呼吸一下充满阳光味道的新鲜空气,感受感受源自大自然的纯洁和宁静;你还可以走进别样的春天:桃花不惜胭脂色,亭亭玉立细雨中。春风吹过千层翠, 桃花带雨一枝新。感悟每一朵花儿的欢颜,都是时光流过的浪漫,绽放美丽完成生命中的一次约定,亦如人生,用绽放来诠释生命之美,绽放需要有人观礼,但更多的却是为了证明自己。回溯绿海荡漾着万千的美好,你会分明看到竹篱下,菊花旁,一杯酒,一张琴,一位归隐田园的诗人陶渊明,没有来路的荒凉,没有远方的迷茫,没有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挣扎。这样的境地令人心醉。工作之余,读这样一本好书,挺享受的。

  读者葛鸿艺(湖北武汉,职业:大二学生):作家彭冬林老师笔下的樟树古镇小巷是饶有风味的,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巷中用麻石铺路,小巷的人们熟悉它的每一处小角落,熟悉它的每一块青砖,熟悉砖上的每一道裂纹。大家从小一起在樟树古镇的七大街八大巷上长大,一起游戏,小镇给了他们儿时颇多的童趣,儿时的记忆很精彩……玩弹弓,抽陀螺,跳绳斗鸡打弹子;推铁圈,捉蟋蟀,围在一圈丢手绢;扔沙包,跳房子,还有工兵捉强盗;拉叶茎,挑细棒,刮了纸板比输赢;拍烟纸,飞饭票,拉勾上吊不许要;粘知了,摸小鱼,扛着竹竿钓虾米……还有就是看露天电影,当刺探到今晚放电影的消息后,大伙就会相互转告,早早的吃好饭,拿着板凳到大院礼堂外的操场上去抢位子, 一个板凳放中间,周围划上一个大大的圈,表示这是我家的地盘,不容侵占。蝉总是和酷暑连在一起,蝉鸣最欢的时候便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孩提时代,樟树古镇,整个夏季好像都是蝉的世界。小时候捕蝉的方法很多,有粘蝉、套蝉、扣蝉……好有故事的小镇啊。

  读者舒云(北京,职业:文艺工作者):书中的人物苏都竹兰塑造得好曼妙啊,马艺娟、陶里还有童林。每一章的标题起得好有古诗词味道,比如童林的这几个章节:夕阳耕牛暮归图,故园小径泥泞路;鄱湖遇险老爷庙,天涯闲梦江湖远;中秋满月添明媚,竹兰朦情送月饼;雪夜探访寻妹来,我本平常随意去。看似平常,却太不平常,像作者,好奋斗啊。这样真实的就像我们身边的谁谁谁。书中的诗歌好好诱人啊,你看:我将思念叠成船儿附上邮票/借东流清江水的传递/那头是否挂起收集相思的邮箱/浪儿,莫把小船摇曳/舱里装满太多太多的红豆/经不起多情的荡漾/否则,会溢出舱外。谁说诗多情,我言作者痴啊。

  读者上官曼姝(上海,职业:中学老师):我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向全班推荐《桃李芬芳》,被学生当成作文教科书传播。书中对景物和人物细腻的描写,叙事特有的善感方式,让我一度以为作者是一位妙龄女子,看过作者简介后方知是一位历尽浮华马放南山的电视片编导、摄影师。能编、能导、能摄、能剪,还能写小说,写得还一鸣惊人,这也太跨界了,真是颠覆我的观念。

  读者何娟娟(江西 职业:党务工作者):从《桃李芬芳》中看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童林用香椿树枝到河里抓鱼、到山上挖竹笋、写剧本拍电视剧、和同学一起比赛背诗文、一起吹着江风在木排上畅聊人生,鄱阳湖老爷庙遇险……这是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丰富、别样,生动,是我们这一代90后所没有的,让人神往。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樟树,跟着作者享受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小城故事,了解樟树的过去:老街老巷、樟树木帮、药帮,感觉我也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樟树人。

  读者杨阳(江西 职业:行政工作):遇见《桃李芬芳》,这里有我所向往的,向往与好友结伴登山、探险,一起举办篝火晚会;向往在溪涧戏水、摸鱼;向往在稻田里插秧、割水稻,在田边听蛙鸣。该书带我走进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那是一段丰富多彩的岁月,如歌的青春在这里谱写,少男少女们的友谊在樟树中学这个地方诞生,那是一段肆意张扬的岁月,少男少女们的笑容在小镇上洋溢,那段岁月,那样美好,那样纯洁。书里的每一幕场景看似离我很远,却又很近,远的是我未经历过如此别样的校园生活,近的是这一切在我的生活中有迹可循,忽然惊醒,原来陶里、马艺娟、王乃伦等人就在我的身边。合上《桃李芬芳》,好想对那些曾依依不舍、挥手说再见的校园伙伴说声:“你好!,我们的青春未走,待续。”

  读者雷大新(江西樟树,与作者八四届高中同学,职业:公务员),在同学聚会上说:童鞋们,我们常看彭冬林拍的《行走的风景》系列片,知道他有才,看了他的这部长篇小说,我认为:彭冬林真他奶奶的太有才了。(注:说这句话时雷大新咬牙切齿地说……全体同学大笑)。

  彭冬林太普通了, 普通得让人忽略了他的才华,他喜欢扎进朋友堆里,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像个孩子。彭冬林太不普通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彭冬林做报纸编辑,做记者,做签约摄影师;干电视系列片的编导,干制片人,干摄像师;出版长篇小说,出诗集。彭冬林是热爱生活的,他写电视剧本,编导《行走的风景》电视系列片,从片子的撰稿、拍摄、航拍,到片子的后期剪辑,玩得样样精彩,让人钦慕。

  彭冬林是守得住寂寞的,锻造作品常常需要一个人静心工作啊,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春夏秋冬啊。彭冬林是有社会责任心的,新冠疫情来袭,他抗着摄像机冲在一线,被批准进入疫情发生地全封闭区域采访,拍摄了《又见岭上桃花开》、《疾控人在行动》、《閣山抗疫记》等多部抗疫纪录片。他每一篇文学作品、每一部激情的影视作品诠释了他的追求。

  彭冬林感慨说:“艺术创作,是用作品来说话的。写作是战胜寂寞享受寂寞的工作,也是一次与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交流的过程,我用文学寻找思想和精神的出路。”

  

 

  彭冬林(红T恤者)用摇臂拍摄《行走的风景》系列片之:《诗意紫薇园》外景

  长篇小说《桃李芬芳》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又一次重返高中校园,追忆奋进的青春年华,感慨时光荏苒,人生永不消逝的生命音符。愈加志在当下,壮心不已。长篇小说《桃李芬芳》的出版不是彭冬林的终极目的,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他的又一目标,他又有了奋进新高峰的动力。奋斗的人生,注定普通而又不平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